第三十四章 黄河在咆哮(No.186 - No.191)
�。

  “一二·九”大合唱当然要扳回一局。

  “不就是个合唱比赛吗,又不是考试,我以为一班、二班的人除了成绩,什么都不在乎呢。”我诧异道。

  余淮耸耸肩:“都是长了两条腿的人,为什么不在乎啊?一班比二班考得好,二班就转头说一班都是死读书的四眼田鸡,一班就说有种你们找个比楚天阔长得好看的人出来看看呀……”

  “林杨很难做吧?”我不由得想到。

  长得好看,但是没有楚天阔好看;成绩好,偏偏又被楚天阔压了一头;作为班长,又要天然地维护集体荣誉……余淮恐怕是和我想到一起了,也开始为林杨鸣不平:

  “本来林杨提议这次‘一二·九’大合唱他们班最好不用伴奏带,自己出人来做现场钢琴和小提琴伴奏,是个亮点。结果不知怎么一班的人也知道了,居然拉出了四把吉他一个架子鼓,彻底把二班惹毛了。你要是现在去楼上看看,应该能在走廊里找到一堆乐器,从三角铁到低音大提琴,整个儿一振华马戏团。”

  学习好的人连打架都这么有格调。

  正在我和余淮闲聊的时候,简单的声音忽然冒出来:“徐延亮徐延亮,我有个建议!”

  “叫班长!”

  简单理都没理:“我听说一班、二班都组了自己的伴奏团,要不我们班也弄一个吧。”

  这个建议迅速获得了周围人的认同,β更是自信地举手道:“算我一个!”

  “吹竖笛的就闭嘴吧,”徐延亮在讲台前迅速地扼杀了她的野心,“但是简单的提议是很好的。咱们班有几个有乐器特长的,一会儿我找你们单独开个会……”

  “我听说九班也组了个小乐团,还有电音贝斯呢!”前排有个男生忽然提起。

  “太无耻了!净学别人!”全班一齐愤然骂道。

  no.187

  最后班委会议决定我们要唱《黄河大合唱》和《我的未来不是梦》,徐延亮说两首歌反差大一点儿比较容易出效果,集中体现了五班人民可塑性强,风格百变,充满朝气。小乐团的提议到底还是作废了,不过文艺委员文潇潇是钢琴十级,她自己一个人在《黄河大合唱》时弹弹电子琴就足够了。

  余淮对“一二·九”不是很感冒,我能理解他一心扑在竞赛上的紧迫感,不知道他究竟和徐延亮说了什么,班委第二次开会的时候,徐延亮居然喊我来代替他这个体育委员参加。

  我跑出教室,走廊里已经站了七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