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书生领兵
��难理解,都说高俅是奸臣他还真的够不上,北宋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也没有他。对他的印象多是来自水浒传这部小说,但实际上他还真没有那么坏,他本人是赵佶端王府门下的出身,说穿了他这个太尉就是大艺术家丢到三衙之中替他掌控军权的傀儡。

  现在大宋局势如此紧张,高俅也是希望李纲能够打胜仗稳住官家的统制,也只有那样才有他奢靡的生活,因此对李纲他是没有什么保留的。

  李纲是文官出身,别看拥有一个敢战的心可领兵打仗实在不是他的所长,还要找一个专业人士帮忙才行,思来想去他想到了昔年结识的姚古和他的养子姚平仲。尤其是姚平仲,其人年青有为作战勇敢,正是此时难得的青年才俊。

  提起姚平仲不得不提一笔,他字希晏,三原人氏。他从小便成了孤儿,是伯父姚古把他作为儿子一手带大。小小年纪便随伯父征战沙场,十八岁那年和西夏军队在臧底河交战,消灭俘虏的敌人很多西夏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宣抚使童贯召见他想要拉拢,可姚平仲有骨气并不想屈从一个太监。童贯很不高兴,降低了对他的赏赐,但军中的豪杰都推崇于他,赞称其为‘小太尉’。

  这次朝廷征讨方腊的起义军,童贯虽然讨厌姚平仲,但是知道他的沉稳勇猛是员难得的虎将,便调他来汴梁城,哪知道到了京城之后姚平仲又犯了倔脾气再度得罪童贯,被丢在城中搁置起来。

  李纲若不是与姚古有几分交情还想不起这茬,有这样的猛将那能不用,他立刻跑到馆驿之中拜访姚平仲。

  姚平仲此时正在馆驿之中闷坐,被童贯调到汴梁城却有因为得罪其人而被墩在角落动弹不得,想走没有皇命,留下又被人遗忘实在难受。

  更烦的是每天都能听到前线传来的战报,知道大宋朝廷如今陷入危机当中,与大梁的作战屡屡战败局势已经很不妙了,他觉得当真是空有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

  就在此时李纲找到了他,盛情邀请其加入禁军为国出征。

  姚平仲本就是耿直汉子,而且对李纲这些主战派的官员也有所耳闻,知道他们才是大宋的忠臣朝廷的中流砥柱。在童贯手下效力他不情愿但为李纲效力又另当别论,因此他十分爽快的答应去做朝廷的先锋。

  李纲十分高兴便将其带在身边,与他一起倒禁军的军营之中挑选军兵。略一考察他便看出姚平仲是能带兵打仗之人,挑选军兵组建军队很有章法,与兵书理论几无二致。于是放心大胆的将挑选军队的事情交给了他。

  当然领兵出征不能仅仅用姚平仲一人为将,他的伯父姚古被朝廷以八百里加急的文书传召到汴梁城中来统兵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