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备战
高效发达的工业下是无数的生产厂家,生活用品和日用品根本不缺产品,倒是十分需要订单和销售渠道。

  因次杜昱一边小心翼翼的收购相对敏感的物资,一边正大光明的大批量采购生活物资,于此同时他还在寻找规模较小的工厂。

  若是觉得大梁有需要而短时间内又很难在北宋时空建立起来的工厂就选择收购,进一步扩大自己名下的实体产业。

  这种事倒是不用隐瞒,他名下的产业本也不多,跨行业多方面发展倒也符合惯有的商业发展模式。

  为了给自己的行为打个掩护,杜昱还故意到大舅哥柳瑾那里转了转,还在他的提议下一起入股一家互联网创业平台。

  投入八千个达不溜对他和柳梅来说金额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与其放在账户中吃灰还不如投出去运转起来,赚多赚少他倒并不在意反正他的根本不在现代时空,多了一份产业就多层掩护也算有存在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昱在现代时空和北宋时空之间的物资搬运做得越来越顺畅,燕都郊外的兵工厂也有了足够的生产资料。

  在战争的压力下,轰天雷凌振更是每天都忙到深更半夜,不断督促纸壳定装弹和线膛燧发枪的生产。

  杜昱为了缓解压力给他调配大量的人手,那些从玄法道教徒之中挑选出来的青壮成了北宋时空第一批军工工人。

  技术不够数量凑,他们两人生生的用人数堆出了产量。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子弹的储备就达到了三十万发。

  燧发枪的产量也跟上了圣教军的需求,当然这要归功于杜昱从现代时空收购的一批玩具枪的扳机构件,有了现成的零件组装和调试就是工厂最后的工作,尽管效率依旧不高,却也能将产量提升上来。

  如今已经进入了大宋宣和二年八月上旬,在有一个月差不多就要向滦州进发,杜昱的想法是在这期间再囤积二十万左右的子弹以备不时之需。

  要知道目前圣教军的人数已经扩充到两万人左右,现有的三十万子弹看似很多,实际上每人不过十五发。

  若是在去掉训练之中必要的消耗,在作战时大概每人大概会有十发子弹用于战斗,考虑到有大量的新兵加入射击精度基本上没什么保障。既如此就要面对现实必须以数量来弥补不足,子弹自然是多多益善。

  而且这次与金国打仗,大梁也会全指望圣教军的远程杀伤力,虎威军和在滦州重新编练的安东军也是主要力量。

  虎威军没什么好担忧的,它一直就是杜昱麾下的主力部队,其中的老兵们更是以梁山泊的老兄弟为主,无论从那方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