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章 上奏
豆芽儿和蔡琰离开之后,董明陷入了沉思。眼下是光和六年,太平道的势力几乎渗透到了大汉朝的方方面面,一股子风雨欲来的感觉扑面而来。
借着马明跟唐周的关系,董明也知道了不少太平道的消息。比方说,他知道眼下张角已经到了广宗。同时他也知道,之前遇到过的波才已经开始招兵买马。
黄巾之乱,就在眼前了。
想到这里,他打算先将跟儒家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放一下,专心致志的应对黄巾之乱。
“不管有没有用,先提醒一下北宫那边吧。”董明说着,拿出一卷竹简,打算写一篇奏章,递上去。
“臣明言,天下治乱,在民。万民安定,天下安定。今太平道横行乡野......”
董明知道现在上奏了也没用,毕竟这段时间针对太平道的奏章太多了。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去上朝,也经常碰到有大臣以头抢地的请求刘宏打压太平道,缉捕太平道賊首。可惜的是,全都被刘宏压了下来,没有在意。
刘宏压根就不相信,区区几个神棍还能动摇了大汉朝的根基?
翌日,董明起了一个大早,施施然的离开了荀攸家,朝着北宫而去。路上遇到了同样去上朝的曹操,两人一同前往。
“先生今日也去上朝?”曹操笑着问道,眼睛却不自觉的看向董明手里捧的竹简。
董明笑了笑道:“今天打算上一个奏章,所以就来了。”
“哎?不走程序吗?”曹操很是好奇。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大臣带奏章在早朝上递给皇上的。这无异于打了很多人的脸,尤其是董明的上官,估计能把董明给恨死。
“不用,上完奏章就行。实在不行的话,上完奏章某家就辞官。”董明说的很是轻松,却下了曹操一跳。
“何至于此?”曹操惊讶道:“先生所奏何事?”
“太平道。”这没什么不能说的:“太平道势大,地方百姓多信奉太平道,尊太平道魁首张角为大贤良师。乡野之间,太平道足以一呼百应,若是一旦对方起了异心,那么定然会发生不忍言这事。”
曹操闻言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先生为何如此笃定太平道会反?”
“时间到了,不是张角想不想反的问题,而是他不得不反。”董明淡淡地说道:“与其被动造反,不如主动出击。趁着大汉朝朝纲不振,地方不靖的时候起兵,到时候......”
董明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必须要说�
借着马明跟唐周的关系,董明也知道了不少太平道的消息。比方说,他知道眼下张角已经到了广宗。同时他也知道,之前遇到过的波才已经开始招兵买马。
黄巾之乱,就在眼前了。
想到这里,他打算先将跟儒家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放一下,专心致志的应对黄巾之乱。
“不管有没有用,先提醒一下北宫那边吧。”董明说着,拿出一卷竹简,打算写一篇奏章,递上去。
“臣明言,天下治乱,在民。万民安定,天下安定。今太平道横行乡野......”
董明知道现在上奏了也没用,毕竟这段时间针对太平道的奏章太多了。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去上朝,也经常碰到有大臣以头抢地的请求刘宏打压太平道,缉捕太平道賊首。可惜的是,全都被刘宏压了下来,没有在意。
刘宏压根就不相信,区区几个神棍还能动摇了大汉朝的根基?
翌日,董明起了一个大早,施施然的离开了荀攸家,朝着北宫而去。路上遇到了同样去上朝的曹操,两人一同前往。
“先生今日也去上朝?”曹操笑着问道,眼睛却不自觉的看向董明手里捧的竹简。
董明笑了笑道:“今天打算上一个奏章,所以就来了。”
“哎?不走程序吗?”曹操很是好奇。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大臣带奏章在早朝上递给皇上的。这无异于打了很多人的脸,尤其是董明的上官,估计能把董明给恨死。
“不用,上完奏章就行。实在不行的话,上完奏章某家就辞官。”董明说的很是轻松,却下了曹操一跳。
“何至于此?”曹操惊讶道:“先生所奏何事?”
“太平道。”这没什么不能说的:“太平道势大,地方百姓多信奉太平道,尊太平道魁首张角为大贤良师。乡野之间,太平道足以一呼百应,若是一旦对方起了异心,那么定然会发生不忍言这事。”
曹操闻言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先生为何如此笃定太平道会反?”
“时间到了,不是张角想不想反的问题,而是他不得不反。”董明淡淡地说道:“与其被动造反,不如主动出击。趁着大汉朝朝纲不振,地方不靖的时候起兵,到时候......”
董明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必须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