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章 两个产业区
�厨具,都是上好的厨具。咱们这的铁锅和菜刀,老百姓只要仔细点用,传个两三代没有问题。”孙挺很是骄傲:“这都是单老的手艺好。”
说得很热闹,但是董明只关心一件事:“产量如何?”
“估计两三年内就能满足司隶的使用需求。”孙挺不用问就知道董明问的是农具的产量。
这一点师徒二人算是心意相通了。毕竟铁制农具的普及,对农业生产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虽然说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铁犁牛耕了。但是出现和普及是两个概念,直到现在,整个司隶地区还有不少百姓用的是木制甚至骨制的农具。本来有铜制的,但是眼下铜就是钱,不少铜制的农具都被熔了铸钱。
至于其他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铁制农具更是个稀罕物件。一来南方不发达,二来这些年天下不太平,天灾人祸,兵祸连结,生产跟不上消耗。
倒是几个富庶的州府还算不错,至少有几成的百姓拥有铁制的农具。但也没有达到普及的地步。可以直白的说,铁制农具如果可以普及的话,农业生产效率会比现在提高一倍。
这是个大家都关心的事情。
董明听着点点呕吐,然后道:“还得扩大规模,不要担心亏钱,先生产出来,卖不出就租给百姓使用,象征性的收一些租金就行了。亏本了,朝廷会给厂里补贴的。”
“学生记下了。”孙挺点点头。
接下来又看了小商品、防治和成衣三个厂子。董明都给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孙挺都一一记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孙挺对董明越来越佩服了。之前只觉得董明是一个引领者,没想到在具体的实务上也能有这么多绝妙的想法,每一个都让他大开眼界。
都看完了之后,董明又对孙挺说道:“成衣厂这边多招一些人手。明年的时候,为师会在朝廷上提请给建设兵团换装,到时候会把衣服的设计图纸给你们送来。保底得做十万套。”
孙挺闻言高兴地不得了,一项面瘫的脸上,难得出现了激动地红晕:“真是太谢谢老师了!”
说实话,自从这个产业区做起来之后,孙挺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困难过。一开始都没有遇到麻烦,但是到了最后,在产品销售环节他麻爪了。
以前也没干过这样的事儿啊。
现在董明又是给出主意,又是给补贴,又是下订单的,让他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好好做,这是咱们第一个手工产业园区,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要做到以点带面,利用好手工业区的优势,结合市场
说得很热闹,但是董明只关心一件事:“产量如何?”
“估计两三年内就能满足司隶的使用需求。”孙挺不用问就知道董明问的是农具的产量。
这一点师徒二人算是心意相通了。毕竟铁制农具的普及,对农业生产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虽然说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铁犁牛耕了。但是出现和普及是两个概念,直到现在,整个司隶地区还有不少百姓用的是木制甚至骨制的农具。本来有铜制的,但是眼下铜就是钱,不少铜制的农具都被熔了铸钱。
至于其他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铁制农具更是个稀罕物件。一来南方不发达,二来这些年天下不太平,天灾人祸,兵祸连结,生产跟不上消耗。
倒是几个富庶的州府还算不错,至少有几成的百姓拥有铁制的农具。但也没有达到普及的地步。可以直白的说,铁制农具如果可以普及的话,农业生产效率会比现在提高一倍。
这是个大家都关心的事情。
董明听着点点呕吐,然后道:“还得扩大规模,不要担心亏钱,先生产出来,卖不出就租给百姓使用,象征性的收一些租金就行了。亏本了,朝廷会给厂里补贴的。”
“学生记下了。”孙挺点点头。
接下来又看了小商品、防治和成衣三个厂子。董明都给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孙挺都一一记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孙挺对董明越来越佩服了。之前只觉得董明是一个引领者,没想到在具体的实务上也能有这么多绝妙的想法,每一个都让他大开眼界。
都看完了之后,董明又对孙挺说道:“成衣厂这边多招一些人手。明年的时候,为师会在朝廷上提请给建设兵团换装,到时候会把衣服的设计图纸给你们送来。保底得做十万套。”
孙挺闻言高兴地不得了,一项面瘫的脸上,难得出现了激动地红晕:“真是太谢谢老师了!”
说实话,自从这个产业区做起来之后,孙挺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困难过。一开始都没有遇到麻烦,但是到了最后,在产品销售环节他麻爪了。
以前也没干过这样的事儿啊。
现在董明又是给出主意,又是给补贴,又是下订单的,让他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好好做,这是咱们第一个手工产业园区,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要做到以点带面,利用好手工业区的优势,结合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