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章 教育司
��立书院装给六到十二岁的孩童使用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就变了。不管这事儿靠不靠谱吧,至少这事儿只要动手去做了,那就是开历代之先河了。而一旦做成了,在这件事上付出过的大臣,绝对会留名青史。

  这可是开天辟以来,在教化方面最疯狂的想法了。

  其实没那么夸张,一来董明很怀疑到他死了能不能在全天下所有县城都开公立书院;二一个也就是个三年教育期,学生顶多也就是识字会算数有些基本上尝试而已;最后一点董明在说的时候吹牛啵依了。

  只说了最终的形态,没有说眼下能做到什么地步。最终形态自然很美,全天下的公立书院,学生免费入学,一共三年,每个年级一百人。

  眼面前嘿嘿嘿。

  董明说的差不多的时候,张全也带着计划书来了。刘辩对张全点点头,他安排了十几个太监,将计划书抬下来,然后有一个算一个都发到了手上。

  当然,他们手上的是简化版的版本,只有三页。不过这也足够了,计划中的重点部分都已经在上面了。

  “诸位爱卿,先看看吧。”

  刘辩有的时候觉得董明把上朝的气氛都给破坏了。上来就是计划书,大家低头看计划书,看完了之后再问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就您这计划书做的,大家有什么好建议的?至于意见?说实话,要是其他的政策还会有人出来杠,但是教化之事,谁也不会出来反对。

  唯一值得喷的点,就是此事有点烧钱了。但是刘辩也清楚,眼下只有司隶一地而已,一百来个县城,内帑都能吃下去。往后就更简单了,哪怕是刘辩也知道循序渐进,根据国家的发展来决定公立书院的规模。

  总的来说,董明提出的所有政策,除了变法非常的激进之外,其他的都是这种让人挑不出来什么毛病的东西。

  而且还很有特点,大多数人都没办法反对。不反对的原因就两种,第一种是不懂,比方说钱庄、比方说商业司的一些政策;第二种是没办法反驳,比方说这一次的公立书院,还有之前的科考。

  而且董明提出来对这些政策,执行起来很是简单、稳妥,不会使朝廷产生太大的负担。但是获得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大家伙都能跟着分润一些好处。

  单就这一点来说,刘辩对自家老师,可以说是佩服至极。

  但是佩服给佩服,他还是觉得这样的早朝无趣,完全就没有他刘辩的发挥空间。今天这个公立书院,他用脚后跟想都清楚,百官肯定是不痛不痒的提几个问题,然后自己通过,董明带头说几句“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