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章 一波三折的讲学
张起来了。他不担心董明会不会输,他只担心就算赢了,刘辩也会拉偏架。
但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因为荀爽和郑玄两个人已经开始了。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郑玄并没有在自己擅长的方向开始讲起,反而抛出了一个颇有些奇怪的问题。
“昨日吾做一梦,于梦中化为一陈姓富家翁,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今日一朝醒来,却孑然一身。平日里,大家都发梦吗?”
没等众人回答他继续道:“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吾是那陈姓富家翁发梦成了郑玄,还是郑玄发梦成了富家翁?”
这问题问的,在场的众人都蒙了,不过很快就都产生了兴趣。因为大家都做梦,也都清楚做梦的时候是不清楚自己在做梦的。
郑玄这个问题抛出来,其实就是在问,到底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真的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如果是假的,那真的世界又在哪里呢?
郑玄这是不按套路出牌了。
包括荀爽都愣了,他昨天已经跟郑玄商量了好了,今日只谈:礼!不管是为了朝廷,还是为了儒学,谈礼都是最为合适的。
而且,不管是郑玄还是荀爽都对礼极为精通。虽然两者在对礼的理解上有偏差,但是都能自圆其说。
董明其实不知道,郑玄才是这个时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也许有人辈分比郑玄高,资格比郑玄老,但是在经学上,可以说再过上百年也没有出其右者。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共有六十多种,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后汉书》本传总结郑玄的经学成就说:“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说,删裁繁芜,刊改漏失,择善而从,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最关键的是,郑玄所有的学说,都是以礼为根基的。
郑玄这辈子最得意的就是编辑、注释了“三礼”。汉代《礼经》只凭师授而无注解,马融也只注了《丧服》经、传,“三礼”这个名称虽然是马融、卢植提出来的,但却是真正将“三礼”的名分确定下来,还是得看郑玄。
郑玄分别为《周礼》、《仪礼》、《礼记》作注之后才确定下来。
他遍注群经,而对“�
但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因为荀爽和郑玄两个人已经开始了。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郑玄并没有在自己擅长的方向开始讲起,反而抛出了一个颇有些奇怪的问题。
“昨日吾做一梦,于梦中化为一陈姓富家翁,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今日一朝醒来,却孑然一身。平日里,大家都发梦吗?”
没等众人回答他继续道:“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吾是那陈姓富家翁发梦成了郑玄,还是郑玄发梦成了富家翁?”
这问题问的,在场的众人都蒙了,不过很快就都产生了兴趣。因为大家都做梦,也都清楚做梦的时候是不清楚自己在做梦的。
郑玄这个问题抛出来,其实就是在问,到底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真的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如果是假的,那真的世界又在哪里呢?
郑玄这是不按套路出牌了。
包括荀爽都愣了,他昨天已经跟郑玄商量了好了,今日只谈:礼!不管是为了朝廷,还是为了儒学,谈礼都是最为合适的。
而且,不管是郑玄还是荀爽都对礼极为精通。虽然两者在对礼的理解上有偏差,但是都能自圆其说。
董明其实不知道,郑玄才是这个时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也许有人辈分比郑玄高,资格比郑玄老,但是在经学上,可以说再过上百年也没有出其右者。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共有六十多种,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后汉书》本传总结郑玄的经学成就说:“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说,删裁繁芜,刊改漏失,择善而从,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最关键的是,郑玄所有的学说,都是以礼为根基的。
郑玄这辈子最得意的就是编辑、注释了“三礼”。汉代《礼经》只凭师授而无注解,马融也只注了《丧服》经、传,“三礼”这个名称虽然是马融、卢植提出来的,但却是真正将“三礼”的名分确定下来,还是得看郑玄。
郑玄分别为《周礼》、《仪礼》、《礼记》作注之后才确定下来。
他遍注群经,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