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章 蔡邕的身体状况有些差
; 听着蔡邕絮叨,董明到没有不耐烦,只是频频点头的应和着。大概人老了都这样,爱说话,爱让别人听他说话。

  “要说陛下,也真是不容易。先帝和皇太后都不在了,唯一的弟弟又与他不怎么亲厚。自己一个人住在深宫里,这一想起来,老头子这心里就难受的紧。”蔡邕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觉得鼻子发酸,连眼圈都红了。

  董明也不明白,蔡邕为什么这么多愁善感。只不过他说的倒是实话,刘辩才十几岁,就没了双亲,倒是真有些可怜了。按照道理来说,刘宏死了,何皇后可没有死。若是何皇后死了,怎么也要发丧的,一如当年的董太后一样。

  可并没有。自从何皇后回宫之后,谁也没有见过她。就跟后来被送进宫里的何进一样,销声匿迹。一直到现在,刘辩登基了,遍寻后宫也没有发现两人的踪迹或者是尸体。两人的下落,随着刘宏的离世,变成了一个秘密。

  蔡邕感慨了一会儿之后,擦干了眼泪道:“人老了,一说起这些,这眼泪就下来了,让伯照见笑了。”

  董明摇摇头道:“大人是真性情。”

  这才是蔡邕,情感丰沛而不知遮掩。这些年他为了报答刘宏知遇之恩,为了帮董明遮风挡雨,压抑着自己的性情,想来也够辛苦的。这也是为什么,才五十多岁的蔡邕,看起来犹如七十岁一般的原因之一。

  “行了,还有公务没处理完呢,你们尚书台的速度太快了,老头子可赶不上你们。”蔡邕笑着说道。

  “您大可不必事必躬亲,有些事情让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了,你只要把握好大方向,验收成果即可。做的好了就赏,做的不好就罚便是,不用这么辛苦。”董明又劝了一句。

  蔡邕摇摇头:“你说道的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想着若是我用心一些,不就不会出现那做不好的事情了吗?惩罚有什么用?事情还是办砸了,倒不如一开始就办好。既省时间,又能给朝廷减少负担。”

  董明知道劝不动蔡邕了,他能答应下个月休息一段时间已经是极限了。

  “既然如此,在下就不打扰先生了。”董明起身告辞。

  “去吧去吧,你留在我这里时间太长了,也不好。”蔡邕笑着答道。

  董明也知道这一点,不然的话他就留下来帮蔡邕处理公务了。可是这公务本就是尚书台给的处理意见,他再在这里拿一下主意,让人去实施。末了尚书台那边还有一个复核查验的过程。

  这政务上的事儿,从规划到决策再到实行和验收都有他的参与,这朝廷还姓刘干嘛?干脆姓董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