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章 变法的到了新阶段(上)
了。”沮授笑着回道:“我等也想知道,这计簿上的数据有多少的水分。”
董明点点头道:“允许误差,但是误差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行。”
“这点儿我等自然晓得,倒是有一件事,需要大人拿一个主意。”沮授应下来,又说了一句。
董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矮几上放了一壶泡好的茶水,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示意沮授往下说。
“这事儿还得元皓兄来说,他更清楚一些。”沮授没有直接说,而是看向了田丰。
董明也看着田丰,想听一听,是什么事情,需要自己来拿主意。
田丰的表情很是奇怪,明显是纠结了一下:“这件事,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了。大人想必知道隐户吧?”
“隐户?”董明依然是知道的。
隐户,自然指的就是那些不在朝廷户籍上的丁口。这在封建社会时期非常的常见,一是因为赋税太重,很多百姓都主动或被动的成为隐户,二一个则是受限于历史局限性,朝廷无法对全天下所有人口进行有效的统计。
以此时为例,隐户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百姓自己主动成为隐户,不在册籍上。这样一来既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役,倒也自在了一些。麻烦肯定会有,但是相比较被发现的麻烦,人们更愿意赌一赌自己的运气。只要不被发现,那就是过上了自在的日子。
第二种就是世家大族,地方豪绅们,将佃户等人口隐瞒下来。这样就只用给口粮即可,让他们成为财富的一部分,还不用交税。
田丰这个时候提这个,肯定不是为了考校董明。
“元皓兄,有什么就直说吧。”
田丰点点头,道:“事实上朝廷这些年统计丁口的时候,都没有算上隐户。一来朝廷的数据都是来自于计簿,先帝在时在政事上比较的”他想了一下,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在政事上比较宽宥,所以计簿给的数据是什么样的,朝廷就按照什么样来统计。很少会去复核。”
“二来,隐户也算是一个不成文的约定了。天下各个世家大族,哪一个没有隐瞒一些人口田产呢?只是有些做的隐蔽、有些人做的明目张胆;有些人还算收敛,有些则为祸乡里罢了。”
“你的意思是?”董明眉头一挑,觉得田丰要搞事情。
田丰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道:“在下是觉得,若是时机成熟的话,可以将隐户都查出来这样不管是朝廷税赋,还是役使都宽松一些。再一个,有了更加详细,更加准确的丁口数量,咱们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律令�
董明点点头道:“允许误差,但是误差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行。”
“这点儿我等自然晓得,倒是有一件事,需要大人拿一个主意。”沮授应下来,又说了一句。
董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矮几上放了一壶泡好的茶水,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示意沮授往下说。
“这事儿还得元皓兄来说,他更清楚一些。”沮授没有直接说,而是看向了田丰。
董明也看着田丰,想听一听,是什么事情,需要自己来拿主意。
田丰的表情很是奇怪,明显是纠结了一下:“这件事,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了。大人想必知道隐户吧?”
“隐户?”董明依然是知道的。
隐户,自然指的就是那些不在朝廷户籍上的丁口。这在封建社会时期非常的常见,一是因为赋税太重,很多百姓都主动或被动的成为隐户,二一个则是受限于历史局限性,朝廷无法对全天下所有人口进行有效的统计。
以此时为例,隐户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百姓自己主动成为隐户,不在册籍上。这样一来既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役,倒也自在了一些。麻烦肯定会有,但是相比较被发现的麻烦,人们更愿意赌一赌自己的运气。只要不被发现,那就是过上了自在的日子。
第二种就是世家大族,地方豪绅们,将佃户等人口隐瞒下来。这样就只用给口粮即可,让他们成为财富的一部分,还不用交税。
田丰这个时候提这个,肯定不是为了考校董明。
“元皓兄,有什么就直说吧。”
田丰点点头,道:“事实上朝廷这些年统计丁口的时候,都没有算上隐户。一来朝廷的数据都是来自于计簿,先帝在时在政事上比较的”他想了一下,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在政事上比较宽宥,所以计簿给的数据是什么样的,朝廷就按照什么样来统计。很少会去复核。”
“二来,隐户也算是一个不成文的约定了。天下各个世家大族,哪一个没有隐瞒一些人口田产呢?只是有些做的隐蔽、有些人做的明目张胆;有些人还算收敛,有些则为祸乡里罢了。”
“你的意思是?”董明眉头一挑,觉得田丰要搞事情。
田丰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道:“在下是觉得,若是时机成熟的话,可以将隐户都查出来这样不管是朝廷税赋,还是役使都宽松一些。再一个,有了更加详细,更加准确的丁口数量,咱们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