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章 私盐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去汇报。

  如今,张燕虽然是官军,但是黄河以北还在活跃的黄巾众,仍然尊他为首领,为他马首是瞻。刘磐的意思很简单,他就是担心那些人会狠下心,撺掇黄巾众来攻打莱州湾盐场。甚至于,他们会将莱州湾盐场的消息透露给张燕。

  眼下黑山军可是过的青黄不接的,想来张燕也不会拒绝多一条财路的。这种事儿,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呢?就算是张燕端了莱州湾盐场,朝廷那边短时间内也不敢动他。毕竟黑山军百万之众,若是没了张燕的管束,很快就会重新成为黄巾贼寇。这样一来,黄河以北,又得动荡起来。

  尽管百万之众中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百姓,但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唉,这么硬拖着也不是办法!”刘磐拍了拍矮几:“就算咱们打退了他们也没什么用。只要咱还在卖盐,他们就不会善罢甘休的。”

  “当初来的时候,尚书令就估计到了这么个情况。”李虹摇了摇头说道:“他倒是给了解决的法子。”

  “怎么说?”刘磐来了精神。

  李虹苦笑一声:“杀。”

  “嗯?”刘磐有些不理解。

  “只要咱们有证据,证明这些人贩卖私盐,就可以直接拿下,就地正法。”李虹解释道:“只不过眼下,渤海郡各县盐官,以及郡盐官联合到了一起。整个冀州官盐跟私盐,有什么区别?咱们拿不出证据,就不能拿人。”

  刘磐沉默了一下,知道李虹说的是事情,但他仍然有些恼怒:“可是就这么放任自流的话,盐场早晚不报。尚书令大人那边难道没有准备后手吗?”

  李虹沉默不语。

  此时,董明在做什么呢?

  董明家里,他正在给孩子们上课。恰恰讲到了盐铁酒专卖这一节。

  “抛开矿业不谈,咱们就说说,酒业和盐业。眼下大汉朝的情况很是明了,盐业也好,酒业也好,虽然朝廷屡次禁止民间私自制造贩售,但是屡禁不止。大家想一下是为什么?”董明合上书本,对在座的学生很是认真的问了一句。

  学生中还多了两个人,一个是现年十八岁快十九岁的司马朗,一个是现年刚刚十岁的司马懿。司马朗跟诸葛瑾坐在一块,两个人倒是很像,虽然年纪不大,但都有一股子老成的味道,温润如玉,宽以待人。

  至于司马懿,在董明的趣味下,将他安排在了周瑜和诸葛亮中间。眼下周瑜和诸葛亮跟董明学了有一段时间了,司马懿刚来。学龄上的差距,让他在两人跟前半点便宜都占不着。输给周瑜就算了,输给小他一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