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章 变法第一枪(二)
 尚书台也算是一个庞大的机构了。除了董明这个尚书令之外,尚书仆射一人,五槽尚书六人。左右丞两人。侍郎三十六人、令使十人。

  尚书仆射是刘氏宗亲,姓刘名正,今年四十岁,跟刘宏是一支的。六位尚书分别是弘农人杨敏、新丰人周郑、徐州人曹甸、幽州人公孙晔、北海人郑成以及蜀郡张宣。左右尔丞则是新人。

  这两人也是董明上任之后,从地方借调来的,是董明在黄巾之乱中认识的两位大佬,沮授和田丰。

  其他人倒没什么值得说道的。

  “如今变法已经开始,我等可要忙起来了。”董明先是笑着说出这句话,调节了一下气氛。众人都笑了笑,知道他还有话要说。

  “眼下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咱们要着重注意这几件事。”董明认真的说道:“第一件事,就是军屯的事情。此事重大,我等要全力配合。”

  田丰闻言提笔记下来,左右二丞掌录文书,并检查各项事务是否按时完成。因此记下来之后,田丰便直接开口问道:“我等需要做什么?是何期限?”

  “准备棉衣,农具,尤其是耕牛和曲辕犁。另外,还要备好大军一年的口粮。军屯的人数在十万人上下,准备的东西要能满足十二万人。尤其是口粮,一定要充足。”董明详细的说道。

  田丰依言记下来。

  刘正这个时候皱着眉头开口道:“某有疑义。”

  “且说。”

  “国库空虚,拿不出来这么多东西。农具还好,棉衣和口粮就有些艰难了。”刘正苦笑着说道。他说的事实,倒不是真的跟董明作对。

  毕竟是铁杆的保皇派,还是很支持刘宏变法的。

  董明自然也知道,不过他既然说出来了,就肯定有解决的办法:“无妨。钱的事情,问陛下要,内帑会出的。”

  “嗯,那就没什么了。”

  董明点点头继续道:“第二件事,是关于丈量田亩的。”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然后道:“需要有一位同僚专门负责这件事。”

  “本官吧。”刘正一脸严肃的说道:“这件事情,某家来做,还是要便利一些的。”

  董明也属意刘正来做这件事。这是一个积年老吏,心计手段都有。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来做代表的是刘宏的脸面,会少受一些阻碍。当然也就是一些罢了,这件事真心不好做。若是好做,董明就直接点将了。

  对刘正点点头,董明又补充道:“尚书仆射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