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齐桓用管仲,燕哙用子之
考出来的。剩下二百名,世家占了一百名,刘宏占了一百名。好在刘宏这一百个名额,他一个都没用,直接给了董明。

  董明自然也不会搞什么暗箱操作,除了答应世家的名额之外,其他的全靠本事。

  紧张的阅卷工作,没什么好说的。洛阳,考完的士子们在睡了一觉之后,第二天醒来忽然觉得空落落的。

  连续做了三天的试卷,猛然间没事情做了,整个人都有些懵。不管是住店还是借住在亲戚朋友家里的士子们,在起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才意识到科考已经结束了。

  空落落的感觉退散之后,没有一点轻松感,反而觉得更有压力了。

  考得如何?能不能通过?成了压在每一个士子心头的千斤巨石。

  白玉京,麋芳和甄尧两个人难得的没有请客,两人包下了第一楼,坐在对顶层笑谈着。

  “某家不如甄兄,且包下着第一楼,为甄兄贺。”麋芳是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的那点墨水,也就是走个过场罢了。

  “子方兄,以这一次科考的难度,子方兄其实是可以考过的。”甄尧是个认真的人,一字一顿的说道:“数千士子,真正能考过的是哪些人,想必子方兄也是心中有数。科考的难度不在于精深,而在于广博!而这广博,对于大多数士子来说,太不公平了。”

  麋芳脸上没了笑容,然后道:“是也。某家的确对通过科考有些期待。”

  甄尧说的,其实是对的。还是那句话,世家大族表面上看,是掌握了财富和权力,封锁了上升渠道。但是说到最根本的,其实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教育资源。下层民众,哪有机会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又有几人能够得到相对来说全面的教育资源呢?

  科考有失公允吗?董明觉得没有,他要的不是识字之人,而是有足够知识支撑自己施政的人。出身世家大族也好,寒门士子也好,普通百姓也好,董明唯才是举。在才学面前,一视同仁,这就是最大的公平。

  当然,眼下董明还要跟世家苟且,但是以后会有诗和远方的。

  金市的一家茶馆,张松、张肃带着吴兰高沛正在喝茶。四人是住在亲戚家里的。张家也蜀郡也算是大户,家里也有人在洛阳为官,因此四个人倒不用为住处烦恼。

  “子乔,这一次科考,你有多大把握能够名列前茅?”张肃自家事自家知,单就学识和机智来说,自家的弟弟是强于自己的。他虽然有信心能够通过科考,但是却没有信心能够考多高的名次。

  两百名左右,是他得到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