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章 好你个杨彪
�?”

  “以六百石为佳,看其能力,因材施用。”董明显然早就做好了准备。

  “准了。”刘宏也没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直接就答应下来。

  真要说起来,在场的众人也不会反对。毕竟科考的利益都已经瓜分完了。哪怕是除了何进这一档子事情,在这件事上,董明和刘宏都不会把该他们的利益给吞掉。毕竟,真的吃不下这么多名额。

  不过原本的利益份额,肯定是要有所调整的。

  董明和刘宏想这么干,还在场的世家和外戚也做好了让步的准备。当然了,这种事,不可能在朝堂上说,只能私下里说。

  “只不过这件事情,太缓。远水解不了近渴,太常还有其他办法吗?”刘宏又问了一句。

  董明闻言想了想,然后摇摇头道:“如今地方不稳,不宜抽调官员入朝。以微臣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科考。”

  其实他有办法,但他就是不说。

  不管是再一次征辟党人,还是精简机构,都能暂时解决如今人手变少的困境。但是这两个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征辟党人,党人不一定愿意来,丢脸的还是朝廷;至于精简机构还不是时候。

  董明能想到办法,其他人自然也能。

  蔡邕立刻就开始推荐自己的朋友。他的朋友,能力怎么样先不说,至少德行是非常不错的。刘宏几乎是照单全收,全都下令征辟。

  袁逢等世家出身的官员也不甘寂寞,各家都扔出来一些之前雪藏起来的人才。

  刘宏仍旧是照单全收。

  热闹了一上午之后,散朝。

  但是董明、蔡邕、朱儁、皇甫嵩、袁逢、杨彪、董重等人却没有离开。被刘宏召集到了偏殿,他新的寝宫里。

  朝堂之上,不过是走形式,这种小会议才是正事儿。

  “朕的时间不多了。”刘宏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你们也不用说那些没用的话,朕的身子骨,朕自己明白。”刘宏制止了众人想要吹彩虹屁的行为继续道:“如今朝中混乱,地方不稳。百姓艰辛,盗匪横行。各地叛乱更是此起彼伏,国家日益凋敝。这些年,更是天不怜大汉,干旱、洪水、瘟疫几乎连年发生。各位,这大汉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事情出来了就捂着盖着,捂不住了,就杀人泄愤。这要是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