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何皇后?
r />   倒是袁绍,一个人行色匆匆的离开,脸上尽是凝重之色。他也被封赏了,可是这封赏,他却不是那么想要。

  比两千石,司隶校尉。+∧八+∧八+∧读+∧书,※→o具体来说,这是一个监督洛阳和地方百官的监察官。其实这应该是一个文职,但是司隶校尉麾下有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作战部队,因此又是武职。

  原本他应该是秩两千石的地方郡守,改任比两千石的司隶校尉,从官位上来说,是降职了。不过自古以来,京官大一级,他这也算是平调,甚至还有所升迁。他应该高兴才是。

  可是他一点儿都不高兴。

  相比较而言,他更想要的是董明的侯爵。哪怕董明官位没动,但是有侯爵就足够了。纵观有汉一朝,只有侯爵才有可能成为丞相,或者大司徒。总之不管官名是什么,有没有丞相这回事,想要主政,侯爵是最基本的。

  再一个,他这一次行险一搏,算是跟袁家彻底闹翻了。虽然不至于开除族谱,但是很明显,袁家是不会再给他太大的帮助了。

  当然了,以袁家几个老头子的政治智慧,也不会真把袁绍怎么样。毕竟,凡事都有一个万一,如果袁绍以后发达了,那还是他老袁家的人。

  且不去说袁绍,董明等人这边,已经出了皇城,一群人既没有骑马也没有乘坐马车,就这么在大街上走着。

  蔡邕跟董明两人并排,曹操落后半个身位,其他人在他们三人后面跟着。

  “伯照,方才为何不让老夫开口?”蔡邕道:“这一次dongan,伯照你立功不小,最后只给了一个食邑五百户的侯爵,陛下他有失偏颇了。”

  董明闻言没有看蔡邕而是反问了一句:“那么伯喈兄觉得陛下该给某家一个怎样的奖赏?”

  “三公之位!”蔡邕一脸严肃的回道。

  “那么槐里候和钱塘候,哪一个的功劳配不上三公之位?”董明又问了一句。

  “他们俩的功劳,坐上三公之位也是应该的。只是”蔡邕毕竟不是一个雄辩之人,三两句就被董明说的没话说,最后道:“只是相较于他们,你更适合啊!以老夫来看,直接让他们俩中的一个人接任大将军的位置,给你腾出一个三公的位置,不也是一样的吗?”

  曹操闻言也接口道:“某家也觉得陛下这一次做的有失偏颇了。”

  董明摇摇头,然后到:“放心吧。”

  蔡邕和曹操两人闻言楞了一下,有些不明白董明到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