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章 杨赐去世
了。

  “喜欢科学还是喜欢新学?”杨修愣在了原地,有些懵。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喜欢新学的,可是当董明的问题摆在他面前之后,他有些犹豫了。

  董明见他一脸的茫然,又道:“新学的理念你认同吗?”

  “新学的理念?”

  “简单的总结就是四个字,革故鼎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总之,就是要做到,苟日新,日日新。”董明解释了一句。

  “革故鼎新”杨修咂摸了一下这四个字,然后问道:“可是哪些又是旧的呢?”

  “阻碍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发展的,都是落后。有利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发展的,都是进步的。用进步取代落后,这个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永远的屹立于世界之巅。”董明开始放嘴炮了。

  杨修闻言懵了一下:“民族?”

  董明看了他一眼,道:“就是我汉家儿郎。”

  这倒不是杨修不懂,而是民族意识的觉醒,真要说起来,还要到后世,十九世纪末期才会出现。

  不过董明来了,这民族意识觉醒的肯定会早上很多。甚至于,他都介意将华夏民族,神化成整个世界最优秀的民族。一如当年某个日耳曼人做的那样。

  “明白了。那么阻碍的就是落后的。”杨修想了想,眼下真正阻碍大汉朝的是哪些呢?

  宦官,对就是宦官。

  杨修很快将矛头指向了宦官,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好像新学的思想也没啥不好的。虽然不如那些被称为科技的造物有趣,但也不是很讨厌啊。

  那么

  “学生想明白了,科学也好,新学也好,学生都是极为认同的!”杨修一脸郑重的说道。

  董明叹了一口气,知道杨修其实并没有弄明白。但是他也不打算再说了。这种事情怎么说呢,任何一个阶级的崩溃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君不见当年的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奔走的伏尔泰,其实自己本身就出身于与资产阶级有着不可调和矛盾的大贵族大地主阶级。

  这事儿,邪门。

  希望杨修日后也能坚定的为董明削弱和清除世家力量的时候,出一份力。

  杨修跟董明说话的时候,杨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临晋侯杨赐,比历史上多活了一些日子之后,还是难违天命,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