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章 何进请立国本
msp;这个时候压力最大的是蔡邕,他必须第一个开口说话才行。
“臣”蔡邕是个典型的保皇派,忠于汉家天子,受刘宏大恩,对何进逼迫刘宏立太子这件事,他其实很是反感:“臣以为,立太子之事,不用急于一时。如今陛下春秋鼎盛,朝中众正盈盈,正是大汉再兴的时候。臣以为陛下还是再多辛苦几年再说立太子的事情吧。而且两位皇子年龄尚幼,也看不出来什么。”
蔡邕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反对。
“太尉此言差矣!”
董明抬头看了一眼,说话的人是司空刘弘。这位跟上面那位同音不同字,更巧的是跟刘备老爹同名。
别的不说,刘弘这名字起的还是不错的。
同时,这位也算是董明的顶头上司!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董明得听他的。
“如今天下动荡,正需要立太子,正国本!且皇子辩从小仁厚宽和,又跟随大儒学习多年。正适合立为太子。”
刘弘说完,退后一步,不再说话。他开口只是为了向刘宏表明态度,并不是真的要辩驳蔡邕。这种情况下,只要表明态度就行了。刘宏也不需要知道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只需要知道哪一位皇子的支持者更多,官更大,权力更大就行了。
口才再好,在这种时候也是一点儿用都没有。
“你们觉得呢?”刘宏看向了一直没开口的丁宫和董明。至于刘焉,他的心思压根就在这件事上,对他来说,立不立太子,立谁为太子都无所谓。
丁宫吸了一口气,上前一步道:“臣以为天祸汉室,丧乱弘多。今大臣量宜为社稷计,诚合天心,请立太子。”
三公有两个要立太子,再加上大将军何进。这几乎已经成了定局。刘宏只好看向董明。
董明心里哀叹一声,这个时候他很清楚,一旦他选择站在刘宏这边,反对立太子的话,那么立刻就会得罪何进三人。
而且,反对立国本,还会让朝中大臣们不齿。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中间,躬身行了一礼,然后道:“立太子,正国本乃是国朝应有之事。只是兹事体大,关乎我大汉此后数十年兴衰,不可不察也。”
顿了顿,他又道:“臣以为,将国比之于人,陛下乃国之首脑也,生杀予夺乾纲独断,太子国之心脏也。心弱,则体弱,体弱,则志不能达。因而,若立国本,应择二位皇子中优者为佳。”
董明的意思很明白,立太子我同意了,但是立谁,得看谁更
“臣”蔡邕是个典型的保皇派,忠于汉家天子,受刘宏大恩,对何进逼迫刘宏立太子这件事,他其实很是反感:“臣以为,立太子之事,不用急于一时。如今陛下春秋鼎盛,朝中众正盈盈,正是大汉再兴的时候。臣以为陛下还是再多辛苦几年再说立太子的事情吧。而且两位皇子年龄尚幼,也看不出来什么。”
蔡邕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反对。
“太尉此言差矣!”
董明抬头看了一眼,说话的人是司空刘弘。这位跟上面那位同音不同字,更巧的是跟刘备老爹同名。
别的不说,刘弘这名字起的还是不错的。
同时,这位也算是董明的顶头上司!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董明得听他的。
“如今天下动荡,正需要立太子,正国本!且皇子辩从小仁厚宽和,又跟随大儒学习多年。正适合立为太子。”
刘弘说完,退后一步,不再说话。他开口只是为了向刘宏表明态度,并不是真的要辩驳蔡邕。这种情况下,只要表明态度就行了。刘宏也不需要知道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只需要知道哪一位皇子的支持者更多,官更大,权力更大就行了。
口才再好,在这种时候也是一点儿用都没有。
“你们觉得呢?”刘宏看向了一直没开口的丁宫和董明。至于刘焉,他的心思压根就在这件事上,对他来说,立不立太子,立谁为太子都无所谓。
丁宫吸了一口气,上前一步道:“臣以为天祸汉室,丧乱弘多。今大臣量宜为社稷计,诚合天心,请立太子。”
三公有两个要立太子,再加上大将军何进。这几乎已经成了定局。刘宏只好看向董明。
董明心里哀叹一声,这个时候他很清楚,一旦他选择站在刘宏这边,反对立太子的话,那么立刻就会得罪何进三人。
而且,反对立国本,还会让朝中大臣们不齿。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中间,躬身行了一礼,然后道:“立太子,正国本乃是国朝应有之事。只是兹事体大,关乎我大汉此后数十年兴衰,不可不察也。”
顿了顿,他又道:“臣以为,将国比之于人,陛下乃国之首脑也,生杀予夺乾纲独断,太子国之心脏也。心弱,则体弱,体弱,则志不能达。因而,若立国本,应择二位皇子中优者为佳。”
董明的意思很明白,立太子我同意了,但是立谁,得看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