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章 徐盛来了
�台!学生与他曾经同在朱儁将军麾下听令,一起杀过黄巾贼。”

  “孙坚?!”董明眉头跳了一下:“原来是他。”

  “老师认识?”徐盛显得很是兴奋:“孙太守刚猛勇烈,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英雄。而对学生极好,学生这郡都尉的官职就是孙太守给的。本来这位置应该是他麾下四员猛将中的一位来做,不成想竟然给了学生。”

  看到徐盛的模样,董明暗自摇了摇头,只能感叹历史惯性太过强大。徐盛还是被老孙家的人给吸引住了。

  “不认识,只是听说此人少有谋略,勇武过人。”董明顺着徐盛的话夸了一句。

  “是极,是极!”徐盛笑道。

  紧接着,徐盛将这段时间跟着孙坚混的事情,逐一说给董明听,后者一直面带笑容的听着。

  这事儿还得从张温临危受命,攻打三辅地区的北宫伯玉一伙说起。张温刚受命的时候,上表奏请孙坚参与军事,进驻长安。当时徐盛就已经跟孙坚搅和在一起了,自然随着他一路同去。

  至于张温为什么要上表带着孙坚呢?因为张温是南阳人!当初朱儁带兵救南阳郡的时候,孙坚和徐盛两人皆在,是故张温对两人还算熟悉,知道两人都是有勇有谋,拼死敢战之辈。

  不过孙坚这会儿还是个满脑子皇汉思想的弟弟,一切为了大汉,为了大汉一切。

  当时张温召董卓前来,董卓不愿意,最后在军令下不得不来。张温对此很不满意就骂了董卓几句,可是董卓那是一般人吗?立刻就回嘴了。大家手里都有兵,谁特么怕谁啊?

  孙坚见状立刻上前,对着张温小声bb:“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宜以召不时至,陈军法斩之。”

  翻译过来就是,董卓不听话,咱们以军法斩了他吧。张温当然不会同意了。董卓虽然是个混子,但是在陇蜀之间素有威名,找个接口杀了他简单,后面的仗就难打了。

  当然最后也没啥用。北宫伯玉被人坑了一波,韩遂,边章两个小老弟背后捅了他一刀,率众向张温投降,北宫伯玉仓皇而逃。

  至于剩下的事情,前文说过了。

  且说孙坚,北宫伯玉一役,孙坚打了一个酱油,但是也多少有些功绩,班师回朝之后,就从别部司马变成了议郎。紧接着历史出现了一些小偏差,孙坚不知道信了谁的鬼话,走了十常侍的门路,提前去长沙上任了。捎带脚还给徐盛安排了一个郡都尉的官职。

  “唔,你刚刚说孙文台走了十常侍的门路”董明打断了徐盛的话:“这种事儿,你怎么会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