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二十五)
��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汉军的胜利,使得其在战略全局上渐获优势,即消灭了北方战场上最强劲的敌手,为下一步“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平定燕地创造了声势和前提,并为东进击齐铺平了道路,从而造就了孤立项羽的有利态势。这虽然是一次战役规模的战争,但却有着战略性质的地位。

  井陉之战,韩信取得作战胜利,关键在于他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地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地掌握士卒“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这一心理状态,“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从而一举全歼赵军,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jīng彩篇章。

  灭赵后,韩信准备继续进攻燕国。他召集将领们讨论战法。采纳原赵国谋臣李左车建议,休整兵马,安抚民众,摆出欲强攻燕国之势,再派使臣向燕王陈述利害,遂不战而降燕。齐王田广为阻止韩信军东进,屯兵历下。刘邦遣郦食其游说田广。田广欲降汉,撤去历下守军。

  公元前二零三年十月,韩信又用重兵急袭的办法攻破了齐都临淄。田广向楚求救。项羽以龙且率兵号称二十万救援齐国。楚将龙且二十万人马与败退的齐军会师于高密,然后与汉军隔淮水对峙。十一月,韩信与齐、楚联军战于潍水。韩信秘密派人用一万多个沙袋,乘夜在上游把淮水堵住。天明后派部分军队渡过淮水,在侧后攻击楚军,继而佯装溃败。龙且误以为汉军胆怯,率主力渡淮水追击。韩信命部属掘开上游堤坝,将楚军冲成两段,汉军运用半渡而击的办法,把已渡水的楚军全歼,龙且被杀。未渡水的齐楚联军不战自溃。韩信趁势挥军追歼逃敌,俘虏齐王田广,尽占齐地,直接威胁楚都彭城。

  韩信攻占齐地后,项羽恐慌万分,连忙派人去游说韩信,以三分天下为条件,希望其反汉联楚,被韩信所拒绝。

  此战是楚汉战争的关键一役,韩信灵活用兵,率军东向两千余里,从东、北两面完成了对楚军的战略包围,牵制、分散了楚军,减轻了汉军正面战场压力,同时也获得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为刘邦获得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年八月,项羽、刘邦划定楚河汉界。

  九月,项羽按约东归。

  十月,刘邦言而无信,项羽前脚刚走,他就采纳张良、陈平建议,乘项羽无备,率兵出阳夏,同时传令各路诸侯率军西向,在固陵会师。

  公元前二零二年,韩信占领了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彭越又在梁地不断sāo乱,使楚军供应困难,形势对项羽越来越不利。而汉军方面,萧何不断从关中运送兵员和粮草,支援前线,刘邦兵广粮足,在荥阳以西稳住了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