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二十二)
为后将军。袁术的头脑这时倒是十分清醒,看出了董卓的狼子野心,便和兄弟袁绍一样,借机逃出洛阳并迅速组织各大割据势力联合讨董。这时的袁术应该说是很有号召力的,他最为成功的一招就是将当时的长沙太守孙坚拉到了自己身边。孙坚人称“江东猛虎”,忠勇善战,其军事才能在讨董诸侯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连董卓也要惧他三分。孙坚自长沙起兵之后,一路北上,还没跟董卓交战,就先后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不但帮助袁术稳稳当当地占据了荆州最靠北的南阳郡,而且几乎将身后整个荆州都划入势力范围。根据《后汉书》记载,南阳有三十七城,五十万户,总计超过二百四十万的人口,不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十分发达,是东汉第一大郡,南阳郡旁边的汝南也有三十七城,拥有四十万户,二百一十万人口,是规模仅次于南阳的第二大郡。袁术自己占据着南阳,而汝南恰恰又是袁氏一族的乡里所在,毫无疑义地成为袁术强有力的后盾。就在孙坚北上后不久,新任荆州刺史刘表上表天子,让袁术名正言顺地以后将军的身份领南阳太守,而袁术也趁机上表,让孙坚做豫州刺史。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家世显赫的袁术逢此乱世,可谓得天时;喜获孙坚为前驱,可谓有人和;兼跨荆、豫二州,可谓得地利,此时的袁术,已经大有天下谁与争锋之势了。正因如此,在其他诸侯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孙坚却能在袁术的支持之下,bī走董卓,一路杀进洛阳。
其后董贼伏诛,汉献帝却是意外bào毙,袁术的兄长袁绍想立宗室刘虞为帝,使人报术,希望得到袁术支持。但是袁术观汉室衰陵,早已心怀异志,不愿意拥立成年的汉朝皇帝,于是托辞公义不赞同袁绍的提议,兄弟两人因此积怨翻脸。当时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袁绍以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此后袁术转而与陶谦结盟,与袁绍相互争霸。但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怒骂他人宁可追随自己“家奴”(指庶出的同父兄长袁绍)也不追随自己,还写信给陶谦说自己不是袁氏子孙。袁绍于是联合刘表,想南北钳制袁术,术乃召回孙坚率军攻打刘景升,不久后孙坚征讨刘表时战死。
但这还不是袁术最为辉煌的时刻,因为很快袁绍意外的被吕布击败,被其赶出了地盘,袁术在名声上一时无人可及,加上大量地盘的争夺,导致当时天下的几大诸侯中乃是北方的韩馥,中原的袁术,南方的刘表这三人为大。
作为袁术手下与孙坚齐名的大将,纪灵之名也是响彻中原,可为名将。
但袁术的运势从吕布渐渐起来时候,也是开始走下坡路。
先是大将孙坚死在了对刘表一战中,继而是其子孙策率军叛离,之后在寿春损兵折将,在颍川被曹cào偷袭,最后刘表,张辽等人都是来欺负欺负他这个“四世三公”,导致兵马渐少,土地渐贫,虽为诸侯却还不如一地郡守,�
其后董贼伏诛,汉献帝却是意外bào毙,袁术的兄长袁绍想立宗室刘虞为帝,使人报术,希望得到袁术支持。但是袁术观汉室衰陵,早已心怀异志,不愿意拥立成年的汉朝皇帝,于是托辞公义不赞同袁绍的提议,兄弟两人因此积怨翻脸。当时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袁绍以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此后袁术转而与陶谦结盟,与袁绍相互争霸。但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怒骂他人宁可追随自己“家奴”(指庶出的同父兄长袁绍)也不追随自己,还写信给陶谦说自己不是袁氏子孙。袁绍于是联合刘表,想南北钳制袁术,术乃召回孙坚率军攻打刘景升,不久后孙坚征讨刘表时战死。
但这还不是袁术最为辉煌的时刻,因为很快袁绍意外的被吕布击败,被其赶出了地盘,袁术在名声上一时无人可及,加上大量地盘的争夺,导致当时天下的几大诸侯中乃是北方的韩馥,中原的袁术,南方的刘表这三人为大。
作为袁术手下与孙坚齐名的大将,纪灵之名也是响彻中原,可为名将。
但袁术的运势从吕布渐渐起来时候,也是开始走下坡路。
先是大将孙坚死在了对刘表一战中,继而是其子孙策率军叛离,之后在寿春损兵折将,在颍川被曹cào偷袭,最后刘表,张辽等人都是来欺负欺负他这个“四世三公”,导致兵马渐少,土地渐贫,虽为诸侯却还不如一地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