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天纵之才护刘备,方天画戟战人雄(中十四)
与后世军机处一般,设立在刺史府,另一处便是自己居住的温侯府,凡是军师要务必定在刺史府商议,以示郑重,而若是与谋士之间的商议规划则一般都是在温侯府。

  这次吕布大概也是有躲闪郑玄的意思,没有去刺史府,而是与田丰等人在温侯府商议,遥遥看去郑玄虽然是一面淡然,但额头发丝中还是可见几粒汗珠,看来先前他必定是去了刺史府落了个空。

  见是如此,吕布心中微微有些惭愧,与众人上前拜见郑玄:“郑公何时来的,为何如此急的便就来我府上?”

  郑玄见厅中还有其他人,不好明说,便就强耐心中着急,展颜道:“哦,只是今日起了游玩之心,便就来邺城一游。”

  身后的朱皓,蔡琰也是趁此机会上前拜见吕布,皆是款款一礼,拜道:“昭姬(朱皓)见过温侯。”

  朱皓倒也罢了,此时吕布又见蔡琰却是不由意动,大概是在蓟县的生活才是最为贴切她的,不见了以往的消瘦,不但面色红润起来,连带着jīng气神也是大好,比之吕布第一次看见蔡琰的时候又是美上几分。

  不同于任红昌,吕布对于蔡琰有着一份说不清楚的感觉,虽然不该是爱慕,但至少也有仰慕的情分在。

  要是有人问起在三国历史长河中,吕布最喜欢的女主人公是谁,他会好不犹豫的说出蔡琰的名字。

  史书说蔡琰“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也曾留下众多的诗集,比如说是《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不过才学这只是让吕布欣赏她的一个方面而已。更重要的是蔡琰在匈奴整整生活了十二年,却没有像其他的女子一般寻了短见,她以少见的坚韧活了下去,并凭自己出色的记忆力,将父亲蔡邕已散佚的书籍背诵出来,并亲手缮写清楚,文无遗误,继承了蔡邕的事业,为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保存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每每想到此处,吕布只想说,这样的女子才是真正值得让他们男子汗颜。

  原来因为吕布的出现,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董卓没有烧洛阳,也没有了李郭之乱,虽然蔡邕还是难免一死,但是至少蔡琰不用再流离在外十余年,也不必经历那般骨肉分离的痛苦,其后被河东卫家所迫便就留下书信一封离家出走,因缘际会之下才被郑玄无意间收留下来,认为义女,总算老天爷对她是雨过天晴。

  见吕布还是傻傻的沉浸在自己的胡思乱想中,蔡琰率先施礼。

  吕布这才醒悟,急忙还礼道:“见过蔡先生。”

  “哼”,却不料此时吕布感想之际,在旁的郑玄见了却是以为吕布对蔡琰起了什么歹心,不由有些恼怒,便就重重一哼,以示警告,可怜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