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入蓟县严纲拜见,来房前群英聚集
,还有许多的文学子弟,在听说卢植病危后纷纷前来。

  “义真,子*怎么样了?”郑玄虽然与多数人认识,但还是先找皇甫嵩询问。

  皇甫嵩叹道:“知道你们今日到,我们才到这里集合,至于子干已经昏迷数日了,如今医师正在里面治疗子干,到底怎么样了也是不知。”

  郑玄忧色难掩,言道:“子干怎么会突然如此。”

  吕布也上前见道:“皇甫将军。”

  皇甫嵩点头道:“奉先,你也来了。”

  其后吕布又对管宁,王烈等人一一见礼。

  当中管宁,王烈等人皆是当世名士,比如王烈在北地就是享誉多年,而管宁虽然在名声及不上王烈等人响亮,但在清誉上面远胜他们。年轻的时候,华歆,邴原、管宁三人交好,世人将他们比如为一条龙,其中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其后在管宁与华歆之间发生了两件有趣的事情,其一为有一日,华歆管宁二人在园中锄菜,说来也巧了,菜地里头竟有一块前人埋藏的黄金,锄着锄着,黄金就被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贪念,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所以这时候,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华歆在后边锄,过了一刻也见了,明知道这东西不该拿,但心里头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其二,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的,很热闹。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这便是割袍断义的故事。当然仅仅是这两个故事并不是说管宁的才能一定比华歆高,但却能说明管宁个人的清心养性的修为比起华歆高上一截,是个真正沉心于学问的人。

  汉末天下大乱之后,人的生命财产都不能保障,中原一带就没法再待下去了。管宁、邴原还有王烈几个人相约, 去比较安全的辽东去避难。当时辽东太守是公孙度,很有统治能力,而且辽东地理位置偏僻,战乱没有波及,是当时一个理想的避难地。管宁几个人在中原的名气很大,公孙度是知道的,所以对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专门腾出驿馆来请他们居住。见了公孙度,管宁只谈了谈经典学术,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闭口不谈。拜见过公孙度以后,管宁没有再住驿馆,而是找了一处荒山野谷,自己搭个简易房子、挖个土窑居住。其后公孙度趁着吕布出征冀州,在邺城战败的时候,出兵攻掠幽州,但被吕布飞驰回援俘获在石门一战中。吕布知道王烈,管宁等人的本事,自然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