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恼羞成怒杀名士,怒火攻心轰雄关
��
但见袁隗抽出随身宝剑,自刎而死,终不是死在董贼爪牙之下,也算保全了昔日权贵的威严。
在虎牢的董卓也许是为了打击袁绍,也许是为了防止袁家族人里应外合,于是下令将洛阳城内袁氏家族一个不留,并把他们的人头从洛阳送来,挂于虎牢关城头,以示警告。
可董卓这步棋着实下的差,不但未收到半分震慑的效果,反而更是激起天下的愤怒。
想那袁氏家族虽然在朝野甚有威望,学生子弟也是布满天下,如何能杀,杀了便是尽失天下学子之心,可惜当时的董卓已经是想不到这么多了。
在洛阳城里,他袁家除了千人奴仆,又怎么能,也不敢在董卓手下那数万驻守洛阳的西凉军面前搞出什么大动作,所以依仗的也就是这一点,故而袁隗不跑而是在府中等候,直至董卓不智之下做出的不智之举。
而这一灭族,反而是让本来并不想真正打洛阳,欲要保存实力的袁绍一反常态,数日来,着令各军日夜无休的攻打虎牢关,势要擒杀董卓。
此势之凶,便是杀惯了人的董卓也觉得害怕……
董卓想道:必须要为自己日后着想了,虎牢关再坚固,也顶不住没日没夜的攻击啊。
于是,董卓着令大将徐荣,胡轸屯兵五万留守虎牢关,而董卓本人则是带着十万人马回防洛阳,以作后路。
而虎牢关大部分人马撤退的消息也很快传入盟军当中,令盟军士气大振,认为董卓已经无力再战,心存恐惧。
盟主袁绍加紧攻势,不计生死,三日后bī得虎牢关主将胡轸投降,副将徐荣出逃。
鉴于此时形势,各诸侯齐聚一堂,共商大计。
经过这几日的思量,袁绍已经逐渐冷静下来。袁家族人之仇固然要报,可此时要是趁着董卓心生惧意,撤退之时追击董卓,可一战而胜。可是要是真的胜了,此辈多是忠于朝廷之人,攻入洛阳之后,岂不是要还政与汉献帝了吗?到那时,我袁绍岂不是白白的为他人做嫁衣,而袁家族人也白死了。
所以在攻入虎牢关后,袁绍反而一反常态的决定拖上一些时日,拖到董卓有足够的时间安排一切。
袁绍固然对追击一事不着急,可却急坏了一人。
曹cào道:“盟主,现下各路将士士气正盛,董卓畏惧我军方才仓皇逃走。拿下虎牢关后,前往洛阳的路上再无天险,董卓也再无战心,若此时不追击,更待何时?”
袁绍敷衍道:“孟德啊,这数日激战,令各路兵马皆是疲惫,况前
但见袁隗抽出随身宝剑,自刎而死,终不是死在董贼爪牙之下,也算保全了昔日权贵的威严。
在虎牢的董卓也许是为了打击袁绍,也许是为了防止袁家族人里应外合,于是下令将洛阳城内袁氏家族一个不留,并把他们的人头从洛阳送来,挂于虎牢关城头,以示警告。
可董卓这步棋着实下的差,不但未收到半分震慑的效果,反而更是激起天下的愤怒。
想那袁氏家族虽然在朝野甚有威望,学生子弟也是布满天下,如何能杀,杀了便是尽失天下学子之心,可惜当时的董卓已经是想不到这么多了。
在洛阳城里,他袁家除了千人奴仆,又怎么能,也不敢在董卓手下那数万驻守洛阳的西凉军面前搞出什么大动作,所以依仗的也就是这一点,故而袁隗不跑而是在府中等候,直至董卓不智之下做出的不智之举。
而这一灭族,反而是让本来并不想真正打洛阳,欲要保存实力的袁绍一反常态,数日来,着令各军日夜无休的攻打虎牢关,势要擒杀董卓。
此势之凶,便是杀惯了人的董卓也觉得害怕……
董卓想道:必须要为自己日后着想了,虎牢关再坚固,也顶不住没日没夜的攻击啊。
于是,董卓着令大将徐荣,胡轸屯兵五万留守虎牢关,而董卓本人则是带着十万人马回防洛阳,以作后路。
而虎牢关大部分人马撤退的消息也很快传入盟军当中,令盟军士气大振,认为董卓已经无力再战,心存恐惧。
盟主袁绍加紧攻势,不计生死,三日后bī得虎牢关主将胡轸投降,副将徐荣出逃。
鉴于此时形势,各诸侯齐聚一堂,共商大计。
经过这几日的思量,袁绍已经逐渐冷静下来。袁家族人之仇固然要报,可此时要是趁着董卓心生惧意,撤退之时追击董卓,可一战而胜。可是要是真的胜了,此辈多是忠于朝廷之人,攻入洛阳之后,岂不是要还政与汉献帝了吗?到那时,我袁绍岂不是白白的为他人做嫁衣,而袁家族人也白死了。
所以在攻入虎牢关后,袁绍反而一反常态的决定拖上一些时日,拖到董卓有足够的时间安排一切。
袁绍固然对追击一事不着急,可却急坏了一人。
曹cào道:“盟主,现下各路将士士气正盛,董卓畏惧我军方才仓皇逃走。拿下虎牢关后,前往洛阳的路上再无天险,董卓也再无战心,若此时不追击,更待何时?”
袁绍敷衍道:“孟德啊,这数日激战,令各路兵马皆是疲惫,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