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郑康成面相谏言,吕奉先水调歌头
��,但还是强自冷静道:“是偶然得之,不过是市井之作,唤为‘词’。”

  “词?”,卢植闻言笑道:“倒是新颖。”

  毫无疑问的,今夜的佳节赋诗的魁首自然是吕布了,袁绍屈居第二,鲍信引为第三。

  袁隗对于自家的风头被人抢了,表现得没有一丁点的懊恼,反而是对吕布夸奖有加,对袁术的希望也重了一分。

  “公路啊,今后好好学学奉先,枉你大了三四岁,何曾能做出这般诗句来,为父的也能欣慰了。”

  袁术见父亲高兴,想来这些只是唠叨,并不在意,因为自家的家世摆在那里,就算自家的才学不及吕布那又能怎么样,最后能登上权利顶峰的只有自家袁公路,而自家现在,将来的对手也只有一人而已。

  袁术笑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记住了。”

  袁隗又笑着对吕布询问道:“吕布,可又什么打算?”

  吕布道:“报效大汉,护我河山。”

  “壮哉,小子可教,凡我大汉子弟皆该如此。”

  吕布谢过袁隗夸奖。

  又说的几句,袁隗对蔡邕笑道:“伯喈兄,该lún到你出手了。”

  蔡邕起身道:“此等妙词佳句,幸甚。”

  原来先前所说的大礼,竟然是蔡邕得亲笔,要知道蔡邕是当代第一等的书法家,他的真迹及同于黄金,可遇而不可求,得蔡邕一副字,不知会被多少人羡慕。

  蔡邕落笔之前,向吕布问道:“此词可有曲目?”

  “《水调歌头》.”

  吕布心中暗自念叨:苏轼啊苏轼,莫要怪罪于我,勿怪,勿怪……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众人见了蔡邕所书,也是不由赞叹。

  “见笑了……”

  蔡邕将书赠与吕布,笑道:“小友日后可满意?”

  吕布观之,赞道:“蔡师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蔡邕哈哈大笑。

  直至聊到亥时,袁隗等人才回府去了。

  袁绍上来对吕布恭喜道:“奉先之才令天下才子折服,袁绍自愧不如。”

  吕布道:“本初谦虚了。”

  袁绍只是说过一二句后,也跟着袁隗等人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