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中秋论诗鉴人才,本初一首震高台


  郑玄心中暗道:言尽于此,不论日后你们两个会如何,只得看你们的造化了,今日之言,也算是我郑玄还你的人情了。

  袁隗接着介绍道:“公路,来见过当朝儒将卢植先生。”

  袁术也是见过。

  卢植起身笑着扶起袁术道:“年少时,不可只知玩耍,须得多学多问多看多做,方能有用。”

  “学生受教了。”

  袁隗道:“中秋过后,再等上一段时间,卢公就会在缑氏山开讲,到时候你可得好生听讲,莫要再玩。”

  “公路知道了。”

  这几人又说得几句,却看人群一阵欢呼,原来是到了戌时,各路才子佳人纷纷进场,一舒平日的烦闷。

  却见一人登上高台,大声道:“诸位才子佳人,今日恰逢中秋佳节,明月当空,如此良辰美景岂能无诗词助兴?当朝太傅袁大人以及儒家卢植,经学大师郑玄等人也是到场,特意来看看天下文采风流何在。请诸位随意吟作,若是幸运得各位大人青眼有加,稍后还有一份大礼赠与诗词最佳者。”

  众人闻言皆是大喜,刚才那几人无一不是天下知名之人,若得赏识,荣华富贵,知名天下再不是虚话,一时间欢呼不断。

  那边曹cào兴奋道:“想不到卢公鱼郑大师也来了,稍后若得机会,定要请他们赐教一番。”

  淳于琼却是沮丧道:“还要做最好的诗词,我看啊,在我们这里也就只有你曹cào,吕布以及皇甫兄才有机会。”

  皇甫坚寿频频摇头,倒是曹cào一副意志满满的样子。

  当先就有几名风流才子登上高台欲拔头筹,只是水平一般,引起不了别人的认同。

  不久,就有一青衫文士上台,朗朗道:“转缺兮,霜输上转迟,好风兮,偏似送佳期。院前帘斜树兮,隔情无限,室内烛暗香兮,残坐不辞。吾最爱笙调闻北里,与君渐看星潆失南箕。奈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此词清远,倒是不错。”卢植评价道。

  “君是何人啊?”

  “鲍信,泰山郡平阳县人。”

  袁隗对左右道:“听到此处,唯有这首还算可以,看来这鲍信当有才气。”

  卢植道:“朝廷正在用人之际,此子可用。”

  袁隗也是同意,笑着对鲍信道:“请君到此一聚。”

  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