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谈旧闻
�,他们把徐悲鸿存放在好友黄曼士家中的绘画、书籍、印章、陶瓷及四十余幅不易携带的油画秘密运到崇文学校,并装好放在一些皮蛋缸里。将其埋在一口枯井里。

  徐悲鸿不忍心撇下这批积累多年的宝贝,于是,决定留在新加坡,要与他的艺术品共存亡,时局越来越紧张,在朋友们的多次劝说下,徐悲鸿决定回国却又担心归途中有闪失,他决定轻装简从,经再三挑选,只得忍痛将自己的大量作品留在了新加坡,只身携带《八十七神仙卷》登上开往印度的最后一班客轮,取道缅甸,历经艰辛回到祖国。国宝得救了,可是徐悲鸿呕心沥血创作的四十余幅油画却不知去向。数十年心血,他为之伤痛,然而当徐悲鸿看到完好无损的《八十七神仙卷》时,心中才感到宽慰。

  1942年,徐悲鸿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就任已迁往云南昆明的国立中央大学(时为西南联大一部分艺术系教授。当时,云南昆明虽未沦陷敌手,但是敌机轰炸极为频繁与疯狂,徐悲鸿等西南联大师生们为了躲避敌机轰炸,一天之中要多次躲藏进防空洞内。

  这年5月10日,当空袭警报再次响起时,徐悲鸿像往常一样放下手边事务与大家一道匆忙跑进防空洞,当警报解除回到办公室时,他突然发现办公室内的箱子竟然全被撬开了,自己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卷》和其他30余幅画作不翼而飞。徐悲鸿顿时面色煞白、头晕目眩,一下子昏倒在地……

  国宝失窃,震惊世人。国民党云南省政府接到徐悲鸿的报案后,立即派员侦察并严令限期破案,然而《八十七神仙卷》犹如翩然飞去的黄鹤一般,竟杳无踪迹。三天三夜寝食不安的徐悲鸿,在忧心如焚中血压急剧上升,病倒在床上,从此种下了高血压的严重病根。一向极为注重仪表的徐悲鸿,头发蓬松,胡须杂乱,日益消瘦,竟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1944年仲春时节,徐悲鸿偕新婚妻子廖静文告别伤心之地——昆明,来到国民党陪都重庆,暂住在中国文艺社。

  这年夏天,徐悲鸿突然接到已经搬迁到四川成都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女学生卢荫寰的来信,她在信中告诉徐悲鸿一个惊人的消息,她在跟随丈夫到新结识的一位友人家中拜访时,竟然发现了那幅《八十七神仙卷》!由于卢荫寰曾参照老师徐悲鸿提供的《八十七神仙卷》照片做过精心临摹,所以她肯定就是《八十七神仙卷》的原作。

  获此惊天喜讯,徐悲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当即决定连夜前往成都。而当他将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又取消了这一决定。原来,他担心如果亲自前往成都索画的消息一旦泄露,藏画者一定会因为惧怕招惹祸端而销赃灭迹,这岂不是要留下永久的遗憾?

  就在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焦灼不安、左右为难之际,徐悲鸿在新加坡举办画展时结识的一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