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佛像铸造
��,既然是方老板店里出了问题,能帮的我一定会尽力,还是先看一看佛像再说吧。”

  宋慎并没有应下他的话,都已经知道佛像系伪造,他自然不会直接跳进坑里。

  围观之人也不乏高手,早就跃跃欲试,两人讲话这片刻,早有人靠近了佛像细细的鉴定起来。

  “这佛像体态匀称、造型优美,佛像面目饱满,姿仪宁静祥和,又都是穿着短袖长裙,正符合了北魏游牧民族的服饰特点,这样看来,这佛像应该是北魏所造了。”一人看了一会儿,抬起头来,就言这佛像是真品。

  其他人甭管懂与不懂,都是点着头,似乎是同意了他的说辞。

  “佛像造型端庄秀美,慈眉善目,通体鎏金,铸造工艺精湛,人物形态又是刻画生动自然,这样的工艺也当得起皇家所造。”另一人看完佛像也是点评一句。

  有疑问的也顾不得脸面,便是当即问道:“这佛像通体鎏金,历经千余年而没有太多变化,这怎么可能?”

  前面一人立刻反驳了他,“这怎么不可能!鎏金工艺保存细致,也是极有可能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完整度的,不过,可惜的是这座佛像背面稍稍有损,露出了里面的底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宋慎带了白手套,拿着高倍的放大镜,一副专业的模样走了过去,这些人的话,宋慎也都听说了,大家说的也对,只是对于佛像年代的判断上有偏差。

  宋慎本就是对佛像有判断的,现在再去鉴定一遍,不过是顺着思路找错误,至少也要找到一些能够支撑他结论的论点,要不然,你空口说白话,谁信呢?

  从佛像的保存完整度以及造型上来看,这是没有瑕疵的,不过,在山西大同武周山的云冈石窟以及洛阳的龙门石窟都存在着数量不少的北魏佛造像,想要细致的模仿出北魏佛像特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佛像千千万,真要是完全仿造了某一个佛造像,谁也不一定看得出来。宋慎只好从其他的地方找突破口。

  传统佛作多采用剥蜡法、拨蜡法,其方法第一步先制泥芯,用六个网钢筋或三根八号铅丝扎成骨架,挂泥料塑成型芯,内芯泥料多为炭末泥与三合土;第二步贴蜡片,又称“捏蜡”;第三步,用硬木做的“压子”拨塑各个细部,五官、衣纹等;第四步,焊修附饰物,如背光、衣带等附饰,用手捏出大形,粘附后再细刻;

  第五步,烫焊浇注冒口系统,大、中型铸件加芯撑(多为手工铁打四棱方钉或扁铜钉),小型佛像不加芯撑;第六步,挂内层约五毫米厚泥料,稠粥状细泥,佛像多见内残留物末泥,是由炭末经过箩筛的炭末、细砂、粘土组成;第七步,贴外层背料,俗称“糙泥”。泥料有马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