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姑娘动容,动了动嘴唇,最后化为一句,“多谢伯母教诲。”

  淑阳郡主笑笑不说话。

  大姑娘的婚事定了。

  姜安和那边,卢家姑娘也出了孝。卢姑娘是国子监卢忌酒的嫡女,运道不好,前任未婚夫病故,卢家诗礼之家,恪守礼数让女儿为对方守了三年。出孝后却是二十高龄了,又有‘克夫’之嫌,卢忌酒爱重姜安和才学,这才舍得女儿做继室。

  做人继室,进门就当娘,两个孩子的性情总要摸一下。淑阳郡主邀了卢家夫人过府赏莲,大姑娘二姑娘都在侧。

  卢家书香门第,卢夫人娘家亦是,遂这话题便偏到了今年的秋闱上。

  “府上大公子今年可是要下场?”卢夫人问道。

  淑阳郡主点头,“正是,我这还是头一遭,很多事都糊涂着。”

  卢夫人夫家娘家差不多每一届都有子侄下场,那可谓是经验丰富,当下便与她说起来,提醒了几条,想起一事道,“听说大公子还在外游学,数数这下场的日子,该回来了,否则调整不过来。”

  “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左右五六天的功夫。”

  卢夫人笑道,“那便好。读万卷书行万路里,大公子游学一载有余,想来学问能精益不少。”

  “学问什么还在其次,他人在外头,我便牵肠挂肚,人回来了,我也就能放心了。”淑阳郡主感慨。

  这话说的卢夫人连连点头,这当娘的可不就是盼着儿女健康快乐。

  她二儿一女,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不需要她操心,唯有这小女儿婚事坎坷,令她肝肠寸断。

  姜安和成过亲,还有两个女儿,年纪也不小了。然而自己姑娘守了望门寡,一般人家都避之不及。

  多方对比,姜安和温和有礼,姜家男子又不纳妾蓄婢,两个女儿,最小的也十三,没几年就要出阁。思来想去,还是姜家更合适。

  两个女人说起儿女来,那真是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

  另一头,姜瑶光陪着卢夫人的大孙女卢曦说话,与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颇有些坐不住的模样。

  想了想,姜瑶光便道,“东边玉蝶虎口略开了几朵,只是没有这边的红台莲开得好,你要去看吗?”

  卢曦眼睛亮了亮,点头,“以前我们家也种过,可就是没养活。”玉蝶虎口花色红、绿、黄、白相映,是荷中绝类。

  “那我们走吧。”姜瑶光站起来,又邀了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