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人对被迫罢免麦克阿瑟一事深表遗憾。在布雷德利看来,那个讲话“完全是个失败。”杜鲁门没对罢免的原因做出特别的解释,而选择了极玄虚、极枯燥无味的事情来讲,并且没能把全国都动员起来拥护他。
李奇微和佩斯第二天下午便离开釜山,4时40分到达东京。参加过突出部战役的战友多伊尔希基将军把李奇微带到大使馆的图书馆,麦克阿瑟正等候在那里。希基受到邀请,留下参加为时一小时的会议。希基回忆说:“他(指麦克阿瑟)依然如故镇静自若,沉着温和、充满友善,并乐于帮助他的继任者。”“他几次暗示被匆匆解职一事。但他在语气中并没流露出丝毫的怨恨和愤怒。我认为,这件事对处在事业顶峰的一名职业军人来说,是个毁灭xing的打击。但他能如此镇静地接受打击,这是对这个伟大人物豁达xing格的赞赏。”
麦克阿瑟确实告诉过他们,一位著名的内科医生曾告诉他,他本人从总统的医生格雷厄姆那儿得知,杜鲁门患了高血压,并且为此病而困扰,受到迷惑感和思维混乱的症状的折磨。据大夫们说,杜鲁门只能活半年。
麦克阿瑟还说,他已收到为能引起轩然大波的50次讲座的30万美元开价。在回答李奇微的询问时,他说,他认为在中国人和苏联人之间没有任何分裂的征兆,并且仍旧坚信,后者是不会突然发动一场世界大战的。他还说,他希望李奇微离开日本后将成为陆军参谋长,并且称李奇微在第8集团军的表现非常卓越。“如果让我选择接班人的话,我也会选择你的。”
李奇微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他的思维总是那样的敏捷。他那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jīng神,看上去并没有减弱。”
在华盛顿,政府被遍及全国的敌对反应所震惊。在下一次内阁会议上,杜鲁门要艾奇逊讲讲对过去几天发生的事情的看法。这位有尊严的国务卿说,可以用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军营边的一个家中有位漂亮姑娘的故事,来做一概括。“这位妻子一直在为他们的女儿所面临的危险担心。一天下午,丈夫发现妻子眼睛红肿,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哭。妻子告诉他,最坏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女儿怀孕了!他边擦着眉毛边说:‘感谢上帝,事情总算完了’。”
除了要求弹劾“白宫中把我们顺流出卖给左翼分子的犹大”的呼声外,绝大多数有影响的报刊都认为,总统的做法是正确的。《华盛顿邮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和《纽约时报》同意杜鲁门的做法,尽管他们认为罢免一事处理得不够得体。《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社论评论说:让麦克阿瑟“听从指挥、辞职或把他解职都是必要的”。《商业周刊》认为,要求弹劾的提法是不负责任的。但是指出,总统打算在朝鲜滞留下去并像密考伯 [ 译者注:密考伯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个人物�
李奇微和佩斯第二天下午便离开釜山,4时40分到达东京。参加过突出部战役的战友多伊尔希基将军把李奇微带到大使馆的图书馆,麦克阿瑟正等候在那里。希基受到邀请,留下参加为时一小时的会议。希基回忆说:“他(指麦克阿瑟)依然如故镇静自若,沉着温和、充满友善,并乐于帮助他的继任者。”“他几次暗示被匆匆解职一事。但他在语气中并没流露出丝毫的怨恨和愤怒。我认为,这件事对处在事业顶峰的一名职业军人来说,是个毁灭xing的打击。但他能如此镇静地接受打击,这是对这个伟大人物豁达xing格的赞赏。”
麦克阿瑟确实告诉过他们,一位著名的内科医生曾告诉他,他本人从总统的医生格雷厄姆那儿得知,杜鲁门患了高血压,并且为此病而困扰,受到迷惑感和思维混乱的症状的折磨。据大夫们说,杜鲁门只能活半年。
麦克阿瑟还说,他已收到为能引起轩然大波的50次讲座的30万美元开价。在回答李奇微的询问时,他说,他认为在中国人和苏联人之间没有任何分裂的征兆,并且仍旧坚信,后者是不会突然发动一场世界大战的。他还说,他希望李奇微离开日本后将成为陆军参谋长,并且称李奇微在第8集团军的表现非常卓越。“如果让我选择接班人的话,我也会选择你的。”
李奇微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他的思维总是那样的敏捷。他那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jīng神,看上去并没有减弱。”
在华盛顿,政府被遍及全国的敌对反应所震惊。在下一次内阁会议上,杜鲁门要艾奇逊讲讲对过去几天发生的事情的看法。这位有尊严的国务卿说,可以用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军营边的一个家中有位漂亮姑娘的故事,来做一概括。“这位妻子一直在为他们的女儿所面临的危险担心。一天下午,丈夫发现妻子眼睛红肿,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哭。妻子告诉他,最坏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女儿怀孕了!他边擦着眉毛边说:‘感谢上帝,事情总算完了’。”
除了要求弹劾“白宫中把我们顺流出卖给左翼分子的犹大”的呼声外,绝大多数有影响的报刊都认为,总统的做法是正确的。《华盛顿邮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和《纽约时报》同意杜鲁门的做法,尽管他们认为罢免一事处理得不够得体。《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社论评论说:让麦克阿瑟“听从指挥、辞职或把他解职都是必要的”。《商业周刊》认为,要求弹劾的提法是不负责任的。但是指出,总统打算在朝鲜滞留下去并像密考伯 [ 译者注:密考伯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