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四章 意料之中
��还有对抗演练的环节,飞行员驾驶自己的坐骑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对测试战机的战斗力也才比较客观而真实。

  在流程要求下,根据塔台的每一次呼叫,王卫国少校与僚机郑彬掌控歼-10进入标准航行科目,两架“猛龙”先是开启加力、来了一段水平加速。而后机头昂起、进入大迎角的匀速爬升,继续拉高后改平,然后推杆俯冲而完成一个表速六百公里的高强势回旋。

  在略微调整状态后。眼见旁边的两架mig-29m动作基本同步,两架歼-10一左一右互相分离,连续做了一组防御性桶滚。

  在三千米左右高度上,大半径的桶滚做起来没一点难度,plaaf飞行员随即大力拉杆、直接改出,进入航迹间距约两千米的全加力螺旋爬;而在距离不远的附近空域里。刚刚从一组防御性桶滚中改出。两架动力充沛的mig-29m同样尾焰青蓝,进入一组过载约5g的上升转弯。两种战机的sep区别这时候就逐渐表现了出来。

  沿着一条螺旋航迹盘旋爬升,推重比上占优、又采用了中央升力体构型的米格机越飞越高。首先到达了预定的五千五百米高度,真空速在八百公里/小时左右,两架全力爬升的歼-10还落后半拍。

  通过一组没多大技巧可言的高yoyo与上升转弯,大概观察到了两种机型的垂直机动特性有何区别,接下来,两组战机又进入一组大过载的水平盘旋,以一种近似单环迎头战的方式互相追逐。

  既然是测试、而非实战对抗,一开始两组双机的占位都在对方三九线位置,从plaaf座机的视角看来,天空中两架迷彩涂装的mig-29m在湛蓝天空中的辨识度还挺高,王卫国在频道里呼叫一下僚机、提醒郑彬注意跟随,而后就拉杆蹬舵、前推节流阀,让座机压坡度后进入高g过载的稳定盘旋。

  按照盘旋对抗的一般要求,为留有后路,双方往往并不会一上来就直接拉杆到底、进入存速不断损失的瞬盘,而会观察对手的动向,并结合座机情况和对抗态势来决定应对策略。

  现在,天空中两组战机的情况就是如此,或者说有意模拟这一种情形,伴随剧烈机动而引发的机身流烟,身后留下一道扭曲白色航迹的歼-10战机很快达到了最大稳盘角速度,三九线方向上的mig-29m双机也是,一时间,座舱里的飞行员们都意识到,绰号“猛龙”的歼-10盘旋能力还相当不错。

  可不是吗,在眼下的高度、速度条件下,双方都是空战挂载,一架单发三角翼战机的稳盘居然与偏重中低空、低速机动的mig-29难分上下,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

  高g盘旋中,驾驭mig-29m战机的龙云勉强抬头观望天空,暗淡视野里的灰色身影位置一时未变,这样的景象,在他意料之中、同时也有一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