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〇章 载弹量提升
�要构成部分,和同僚们一起围绕歼-10战机转上两圈,龙云有了更多的发现。

  大概看一看战机外形。他觉得,眼前这一架“猛龙”真与自己此前在中东驾驭过的歼-10e“恶棍”有几分相似,垂尾形状比较像。尾撑上的两片腹鳍也不见了踪影,看起来的确在极速上做出了一些妥协。

  除此之外,一些细节方面的变化,比如采用了现实世界里歼-10b战机的扁圆形机头截面,增加的下视角度对空对面攻击时的视野有帮助,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不同。这么整体看下来,再爬上登机梯进入座舱体验片刻。龙云就挺意外的发现,和简洁低调的第一印象不同。这架机身编号01341的歼-10战机整体技术水平还相当先进。

  最起码的,比现实中二十一世纪初才解密的歼-10a要强,也许除了高空最大平飞速度和瞬盘角速度等一些指标外,性能都会优于另一个世界里的a型同门。

  一种设计成功的多用途战斗机,这大概就是“猛龙”给龙云留下的第一印象,他随后翻阅了中方人员提供的技术资料,虽不知准确度如何,但看到身板明显更小的歼-10战机标注最大载弹量达到了实打实的8000公斤、也就是惊人的八吨,既然不是军贸场合也没必要造假,他就扬起眉毛表示了惊讶。

  的确,他是有理由惊讶,这数字比现实世界里的歼-10a可要强不少。

  歼-10a“猛龙”,查阅网上资料,不少页面都标注其最大载弹量为七吨,这一数字基本上就是19277公斤的最大起飞重量减去使用空重和内油所得,看起来挺壮观,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战斗机的载弹量,是作战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过在计算方式上却有很多种、也有不少钻空子的可能。

  就比如说,用战机最大起飞重量(这一数字主要看战机设计最大离地速度与离地能力)减去空重和内油,这样所得的“载弹量”差不多最可观,而按照典型空优挂载、不挂副油箱时累加得到的载弹量则最小,两者之间差距可以大到超过一倍,具体采信哪一个,就主要看当事人的需求和立场如何。

  相比歼-10a,一个典型例证是中国空军列装的su-27sk,最大载弹量一栏有时候会写着“4000公斤”,看起来真是挺没用,其实这一数字只不过是四枚r-27er、两枚r-27r/t、四枚r-73导弹再加上挂架的总重量。

  如果直接往大里说,身形庞大的苏霍伊战机,这一数字怎么讲也应该在8000公斤以上,如果再考虑到su-27系列战机的超大内油,执行战术轰炸任务时,su-27sk与f-15c战机的等效换算,前者相当于能挂载共计11500千克左右的航空炸弹和燃油,而后者要想达到同样的作战半径,7500公斤的载弹量里还要包括重至少四吨的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