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 自身难保
��远超过一般口径较大的高射炮。
赵林压低机头,从弹幕下方飞过,他很清楚萨米的意图,近防武器无法处理多个目标,这一点与导弹不同。
现在他完全摆脱了密集阵的搜索雷达,向疑似爱国者的制导雷达飞去,他没有时间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所以需要保持大约10秒钟的平飞来进行一次水平投弹。
他迅速设定了 “连续投弹”,这样挂架上的炸弹将依照一定的间隔落下,可以形成2百米上,比较均匀的落点。
使用普通航弹保证毁伤,必须控制通过目标的速度,越慢自然越好,最好使用自动驾驶,但是他预料飞过目标后,必然还有一至两座座密集阵系统,不敢让计算机接管控制。
12枚100公斤航弹依次落下,张开减速伞,飞向车队。炸弹在地面上连续爆炸,最终将那部雷达连同旁边的电源车一起摧毁。
当然这不可能是基地唯一的制导雷达,敌人一直都有几部雷达保持互相交替值班,区区十来架次的突袭也不可能打干净,不过战斗机编队冲入基地,已经将整个阿格拉搅了一个鸡飞狗跳了,这也为远程区域外压制建立了基础。
第3架歼10因为错过了时机,被火网封锁,没有冒险冲入基地,他飞向一侧公路,向路边停着的油罐车投下炸弹。
油罐车也在优先打击范围内,这些东西从隐蔽状态中开出,显然是为了接应从新德里突围的叶林斯基集团而准备的。林淮生对贺凡能否拦截住敌人部队没有十足的信心,所以打击阿格拉的油料供应也在他制定的计划中,美国人能否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让步,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能抓到多少外籍军团的俘虏。
刚刚完成攻击的赵林迅速回头,看到雷达天线重重倒向一边,落点不是很准,但是已经足够了。
他转回头时,机舱内的雷达告警响起,果然附近还有一部密集阵,这种东西没有各种雷达辅助,开火前不容易被目视发现,确实很难缠。
他果断转向雷达相反的方向,以避开火网,如果能回到中等高度,他可以很轻松地在这种近防系统的射程外,用激光制导炸弹干掉它。
可惜,他的盲目加速逃离的处置有些失当,距离他只有几百米的转膛炮用每分钟4000发的速度喷射火舌,弥补的弹幕从后面向他泼洒过来,迅速将其笼罩在内。
赵林使出浑身解数,上下翻飞,以滚筒避开火力,密集阵只能进行动能杀伤,无法在目标附近爆炸,其火控计算建立在对运动目标轨迹的预测上,所以在垂直方向果断的机动,容易使其火控计算误判,从而摆脱。不过火网实在太过密集,赵林的战机在一连串动作中,机体蒙皮以及垂尾�
赵林压低机头,从弹幕下方飞过,他很清楚萨米的意图,近防武器无法处理多个目标,这一点与导弹不同。
现在他完全摆脱了密集阵的搜索雷达,向疑似爱国者的制导雷达飞去,他没有时间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所以需要保持大约10秒钟的平飞来进行一次水平投弹。
他迅速设定了 “连续投弹”,这样挂架上的炸弹将依照一定的间隔落下,可以形成2百米上,比较均匀的落点。
使用普通航弹保证毁伤,必须控制通过目标的速度,越慢自然越好,最好使用自动驾驶,但是他预料飞过目标后,必然还有一至两座座密集阵系统,不敢让计算机接管控制。
12枚100公斤航弹依次落下,张开减速伞,飞向车队。炸弹在地面上连续爆炸,最终将那部雷达连同旁边的电源车一起摧毁。
当然这不可能是基地唯一的制导雷达,敌人一直都有几部雷达保持互相交替值班,区区十来架次的突袭也不可能打干净,不过战斗机编队冲入基地,已经将整个阿格拉搅了一个鸡飞狗跳了,这也为远程区域外压制建立了基础。
第3架歼10因为错过了时机,被火网封锁,没有冒险冲入基地,他飞向一侧公路,向路边停着的油罐车投下炸弹。
油罐车也在优先打击范围内,这些东西从隐蔽状态中开出,显然是为了接应从新德里突围的叶林斯基集团而准备的。林淮生对贺凡能否拦截住敌人部队没有十足的信心,所以打击阿格拉的油料供应也在他制定的计划中,美国人能否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让步,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能抓到多少外籍军团的俘虏。
刚刚完成攻击的赵林迅速回头,看到雷达天线重重倒向一边,落点不是很准,但是已经足够了。
他转回头时,机舱内的雷达告警响起,果然附近还有一部密集阵,这种东西没有各种雷达辅助,开火前不容易被目视发现,确实很难缠。
他果断转向雷达相反的方向,以避开火网,如果能回到中等高度,他可以很轻松地在这种近防系统的射程外,用激光制导炸弹干掉它。
可惜,他的盲目加速逃离的处置有些失当,距离他只有几百米的转膛炮用每分钟4000发的速度喷射火舌,弥补的弹幕从后面向他泼洒过来,迅速将其笼罩在内。
赵林使出浑身解数,上下翻飞,以滚筒避开火力,密集阵只能进行动能杀伤,无法在目标附近爆炸,其火控计算建立在对运动目标轨迹的预测上,所以在垂直方向果断的机动,容易使其火控计算误判,从而摆脱。不过火网实在太过密集,赵林的战机在一连串动作中,机体蒙皮以及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