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韭香螺蛳汤,佛祖也吃肉
纯银的簪子相比失去了一种锋利感,与原来的木筷子相较,多的不仅仅是一点半点的美,好似忽然年轻了许多年,还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于是,没有肉的晚餐也变的多了一股特别的香味,伴着丝丝欣喜,在一家人的谈笑中结束。

  农村人的饭桌规矩少,除了农忙时会狼吞虎咽的抢着吃外,闲事的饭桌一般都在商量事情中进行,这样不仅不耽误吃饭,还不浪费其他时间,尤其是这天长夜短的夏日里,饭桌上商议事情就如冬日被窝里的悄悄话。

  所以,这用嘎拉皮做梳子、做发簪的事情在第二日便规划进了日常作息中。

  村中鸡啼之后,古勤勤便早早的起床煮嘎拉,然后是清洗嘎拉肉,挑出来的粪便等则丢给老母鸡做食物,再然后切片晾晒,而那嘎拉皮则全部堆进了柴房,等着下一步的加工。

  当家人都起来时,古勤勤已经空出灶头,开始在切片摊凉了,毕竟,当日煮的还是趁天气好早些凉出来,以免放久了出臭味,那就白白忙活一场了。

  该做饭的开始做饭,该去地里的还去地里,庄氏给大家的分工特别明确,待早饭之后,又因着闷热的关系,全家再一起去河水里泡着,不仅能摸嘎拉,还比窝在家里凉快。

  不过,古青青却是多睡了大半日,主因却是晚上偷偷在空间里学习东西,虽然进空间的只是神思,而身体依旧留在外界沉睡。可是,这种如梦一般的行径却让她精神不济,身体上睡的再多,仍会无精打采,不得不多补一些觉。

  当然,在早饭时,她却没忘记央求庄氏摸些独把牛回来尝尝。

  响午的日头火辣辣的炙烤着河里露出来的沙滩,凡是有水的地方都隐约可见一层白白的雾气,摸到差不多满麻袋的时候,一家人才喜笑颜开的归家。

  纹丝不动的树叶耷拉着脑袋,空气闷的像很久未开盖的锅炉,回家的一段短路却热的他们汗流浃背。

  “奶奶,爷爷,爹,娘,姑姑,大娘,你们终于回来了。”

  已经醒来的古青青听到外面的说笑声,立刻拔腿迎了出来,欢呼着扑上前,直奔庄氏臂弯上的篮子,她明知道接不动,却还是很殷勤的扬着小手臂去接,逗的庄氏笑着去攥她的手。

  “乖孙女,这东西看着就恶心,你就别动了,让你姑姑洗净了做了尝尝。”庄氏说着,拉她直接进了厨房,开始倒腾篮子里的独把牛(螺蛳)。

  螺蛳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清热、利水、明目、降血压的美食。通常在春秋二季食用,因春季的螺蛳未孕,秋季螺蛳已产子,挑出来的肉里不会吃到令人牙嗔的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