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又见烽烟
长计议为好!”

  寇准针锋相对地问道,“那么依王大人之见,当如何计议?”

  “万事以和为贵。”王钦若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耶律王爷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解释一下的嘛,山火突起,谁也预料不到的,况且死的又不是光他一个人,我们这边儿的损失更加严重!想来那萧太后也不是不近情理之人,只要好好商量,给些赔偿,相信这件事情也能够平息下来的。”

  “那我大宋的损失,又由何人来赔偿?”寇准bī问道。

  “这——这不是强词夺理么——”王钦若答不出话来,拂袖怒道。

  寇准转向皇帝,大声呼道,“陛下,若要想退却辽军,应先斩王钦若,以定军心!”

  “你——”王钦若指着寇准,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不过他心中却有了些惧意,自己何必出来做这个出头鸟呢?反正天塌下来有别人顶着,哪里lún的到自己。

  真宗非常头疼地看着下面的百官们,有些不知所措,年轻的皇帝仍然需要多加磨练,可以对方并没有给他这个实习的时间,他不由得将目光又转回到宰相吕端的身上。

  “吕相,如之奈何?”真宗的语气非常恳切。

  吕端叹了口气,心道良臣骁将多的是,只不过都被你们给bī走了,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陛下,少安毋躁,虽然辽兵来势汹汹,现下只是才出南京,我们仅在河北前线就有大军二十余万,曹枢密使久经战阵,用兵如神,自可保得河北无虞。惟有大同和潞州一线,历来是契丹人进攻的主要方向,上次战后,很多工事都需要加固,陛下应该早派上将,驻守三关口,以制辽军。还有,既然水师上次袭扰大辽南京颇见奇效,这次也可以令水师北移,以伺战机。”

  “谁人可以为将?”真宗听了吕端的话后,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于是问道。

  原本吵吵嚷嚷的大殿一下子又寂静了下来,本来应该踊跃报名的武将们却一个个霜打了一般蔫了下来,而文臣们倒是互相瞧过来瞧过去,一时间气氛极为奇怪。

  这也算是大宋官场上的一道奇景,因为宋自太祖和太宗以来,一直打压武将,而组建起相当发达的文官朝廷,在朝堂上面,武将们基本上是没有发言权的,除非皇帝质询下来,才敢战战兢兢地回答问题。

  不对等的文臣武将政治,也造成了后来很多有才干的武将经常死于文臣的构陷之下,最有名的自然是岳王武穆,因此有宋一朝的几百年间,尽管战争从来没有停顿下来过,出了名的武将却只有那么几个人,还是到了靖康之难后期,在此之前,间或有两个平定边事有成的,也仅仅是以文臣行武事的大臣,比如富弼,比如范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