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急转直下
�那人行了礼之后,哭笑不得地向我回复道,“属下奉大人将令,前往责问他们的来意,结果那契丹首领居然回答说,说——”

  “说什么?他们到底说什么?”七郎有些心急地追问道。

  “他们说,他们没有别的意思,都是来送行的!”那人回答道。

  “送行?送什么行?为谁送行?”我有些迷糊,难道说契丹人会用这么拙劣的借口赖在这里?就算是尾随我们而来,现下也早已没有了借口吧,没想到这些契丹人如此刁蛮,竟然也学会了打官腔了,真是始料未及了!

  “据说是为我们大宋朝的一位大人物送行!他们还说,大人很快就能见到他了!”那人回答道。

  “哦?”我皱起了眉头。

  这就有些奇怪了,契丹人究竟在搞什么鬼名堂?

  雁门关内守军不过两万余人,即便加上附近三卫援军,也不过是五六万人而已,我们现在面对的敌人就已经超过了六万,看样子,还会增加。虽然依据雄关漫道,可以极大地化解辽军的压力,我的心里面还是不很塌实,总觉得有什么事情会发生一样。

  战报利用最快的马匹送回了京师,而太宗皇帝在与朝中重臣们商讨了一夜以后,也下了最新的旨意,调集西北方面五万大军作为我的后援迅速开拔北上,并从河北一线调集各州兵马佯动,造成聚集大军的表象,替我减轻来自北方的压力。

  在我看来,这个决定还是不错的,起码不是单纯防御那么傻,要知道,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佯动的兵马也可以变成真正的主力的,况且,河北那边的几位宿将也不是吃素长大的,如果真的有机会,他们的动作比谁都快。

  又过了半日,对面的辽营中忽然号角大作,接着就有人来报,说是对方营门大开,里面有一队人马出来了。

  “有多少人出来?”我一边向外走,一边问道。

  “约莫有两三百人,衣甲鲜明。”手下回答道。

  “那就应该是要求对话了,他们不吭不响这么多天,也应该有动作了。”我猜测道。

  走到城头上后,就看到了远远开过来的队伍,与我往常见到的辽军队伍不同,这支队伍的装备与服饰应该都是最好的,步调整齐划一,进退井然有序,令行禁止,让我想到了仪仗队这个特殊存在。

  “老七,跟我出关。”我想了想,既然对方已经摆出了这个架势,我们也不能不表示一下,省得弱了士气人心,于是就对七郎说道。

  我跟七郎也带了百十号人出关,对面的人马已经到了离城不过半里之遥,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