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会见封疆大吏
; 对于谈判内容他其实是知道一些的,朝廷要和鞑靼谈判,当然需要垂询这些驻守边关的封疆大吏还有主要将领,他只是不知道张居正最坚持的那一点,所以在他看来,谈判的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作为驻守边关的总督、一方封疆大吏,他的责任最重,所谓大臣死封疆,说的就是他这样的封疆大吏。一旦鞑靼攻破边关,也就是他殉国的日子,大将们可以逃,甚至一些官员也可以逃命,他却一步都不能退,只能死守边关。人在关在,关倒人亡。
方逢时和王崇古差不多,虽说巡抚主要是管理地方行政,对军务插手的比较少,但在边关重镇,政务和军务是很难区分的,他还有参赞军务的官衔,边关能否守住同样也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他们只是不解,朝廷何以把如此重要的使命交付给一个年轻的才子型的新贵,对况且的来历和一些事迹,他们自然也都听说了,却都觉得况且不可能胜任如此重任。
只是这些话他们只能闷在肚子里,不敢说出来,他们也知道这次钦差大臣的任命是皇上钦点,内阁集体通过的,而且前所未有的授予谈判全权,这里面一定有不为他们所知的内幕。
作为驻守边关的总督、一方封疆大吏,他的责任最重,所谓大臣死封疆,说的就是他这样的封疆大吏。一旦鞑靼攻破边关,也就是他殉国的日子,大将们可以逃,甚至一些官员也可以逃命,他却一步都不能退,只能死守边关。人在关在,关倒人亡。
方逢时和王崇古差不多,虽说巡抚主要是管理地方行政,对军务插手的比较少,但在边关重镇,政务和军务是很难区分的,他还有参赞军务的官衔,边关能否守住同样也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他们只是不解,朝廷何以把如此重要的使命交付给一个年轻的才子型的新贵,对况且的来历和一些事迹,他们自然也都听说了,却都觉得况且不可能胜任如此重任。
只是这些话他们只能闷在肚子里,不敢说出来,他们也知道这次钦差大臣的任命是皇上钦点,内阁集体通过的,而且前所未有的授予谈判全权,这里面一定有不为他们所知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