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窝火的事儿
老实说,刘守有也觉得况且如此年轻就身居高位不是什么好事,他倒不是信奉况且所说的因果,而是觉得况且缺乏历练缺乏磨炼,现在有皇上给他撑腰,有张居正给他当后台,可是以后什么情况谁能知道?
在官场上浮浮沉沉、起伏不定,这才是常态,没有一直一帆风顺直线上升的道理。这不像加封亲王郡王甚至公侯伯爵,那虽然是一步到位,却只是得到相应的富贵,没有任何权柄。况且就不一样了,他现在手里的权柄比一般的尚书还要大,嫉妒他的恨他的人可谓遍地皆是,说不定哪天栽个大跟斗就永远爬不起来了。
更重要的是,皇上的恩宠并不可靠,长久不长久且不说,哪天不高兴了,一句话就把他打回原形。
嘉靖朝有三个宠臣。第一位就是仇鸾,嘉靖帝对他的恩宠最厚,结果成了大臣们的眼中钉,最后生生被大臣们设法在刑部大牢里折磨死了。第二位是权相严嵩,这位就不用多说,儿子惨死,家产被抄没,最后落得饿死祖坟前。
第三位他们最熟悉,就是嘉靖朝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陆柄,此人是嘉靖帝的奶兄弟,执掌锦衣卫多年,秉承不惹事不生事的原则,折节下交名士文臣,最后依然被大臣们斗得丢官罢职,差点身败名裂。
今上的恩宠又能比嘉靖帝的恩宠厚多少?更何况况且跟皇上的关系,远不及那些宠臣跟嘉靖帝的关系。他的确像是无根之萍。
周鼎成、赵阳都没说话,他们感觉况且今天有些失态。
况且平日里虽然也是嘻嘻哈哈,但很少袒露心事,就连他们这些最好的朋友也很难猜出他真正的心思。
“况大人也不用想太多,只要皇上恩宠不减,您就一路高升,最后如果能封侯封公就是修成正果了。”一个都指挥同知笑道。
他们几人私下谈论过况且的前程,都觉得况且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应该不只是加宫保了,而是应该有公侯之封。
果真封了侯,就安全了,可以安享尊容,危险性也就降到最低。你没有权柄在手,大臣们也就没闲心跟你斗了。
文臣跟锦衣卫的争斗不休说到底还是权柄和利益的争夺。
“这次你老弟破了白莲教余孽这个案子,已经立下新功,再出使回来,又是大功一件,我看啊,这就离加少保不远了。”刘守有笑道。
“哪有这么简单,我这次能不能顺利回来都不一定,还想什么功劳啊。”况且摇头。
“这怎么可能,咱们跟鞑靼也谈判过多次了,还没有使者被扣留的先例。”刘守有道。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