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中书堂议事
��的银子太多了,各处经费吃紧跟这个也有关系。”
张居正道:“我何尝不知如此,可是只要赵全等人在俺答王身边,议和不过是欺骗手段,一旦他们买到了足够的物资,再启战端就不可避免,与其如此,还不如维持原样,咱们固然买马多花了几倍银子,鞑靼为了各种物资多花的银子更多,咱们财政吃紧,他们的银子比咱们还要短缺,只要坚持住,跟他们耗下去,等他们熬不住,赵全等人的脑袋也就没那么重要的了。”
高拱叹息一声,他本想劝劝张居正,对白莲教的人放过一马,最好能在年内达成议和条款,那样的话不仅是边关可以缓解,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用在沿海的战事上,这样预定的年底放开海禁的事就更有把握。
他认为开放海禁,建立开放口岸最为要紧,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银荒,相当于为全国的经济输血,与此相比,白莲教的事应该可以放在后边慢慢解决。
不过他了解张居正,性格强势,只要他认定的事,基本就没法劝他改变主意了。皇上现在也觉得沿海更为重要,倾向于与鞑靼议和,不过张居正坚决不同意,皇上也没了主张。
先前在朝会上,皇上更是直接表明态度,就是无条件支持张居正的意见。
高拱当然也希望张居正的谋划能够实现,只是这样的话沿海那里就太吃紧了,各省都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让他们协同一致作战基本不可能,这样一来,就给倭寇海盗留下若干可钻的空子。
高拱的想法是把边关的形势缓解下来,然后抽调一批大军去沿海作战,一是把倭寇和海盗都赶下海去,然后就驻留福建,保护开放口岸。
他还是不敢设想况且带着两万锦衣卫的人马能够长时期守住一个城市,即便能守住一时,口岸实际上成了死港,开放海禁的政策也就失败了。
“我听说允明不是要去塞外吗?其实可以派允明为钦差大臣,去跟俺答王好好谈谈,说不定会有一些进展。”徐阶忽然开口道。
高拱一怔,差点拍桌子,心里道:我们说话哪儿有你插嘴的份儿?
高拱就是这种人,狂傲的没边,他跟张居正说话,根本就直接把徐阶和李春芳当成空气了,就没想过徐阶会插嘴。
张居正急忙笑道:“徐相这建议倒也不错,不过允明要去塞外这事还没定下来吧?”
徐阶淡然一笑,意思是这种事瞒着我何用,满大街的人都知道了。
不过徐阶也有些搞不明白这里面的名堂,况且真要去塞外,一定是秘密行动,现在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那还怎么去啊?
&em
张居正道:“我何尝不知如此,可是只要赵全等人在俺答王身边,议和不过是欺骗手段,一旦他们买到了足够的物资,再启战端就不可避免,与其如此,还不如维持原样,咱们固然买马多花了几倍银子,鞑靼为了各种物资多花的银子更多,咱们财政吃紧,他们的银子比咱们还要短缺,只要坚持住,跟他们耗下去,等他们熬不住,赵全等人的脑袋也就没那么重要的了。”
高拱叹息一声,他本想劝劝张居正,对白莲教的人放过一马,最好能在年内达成议和条款,那样的话不仅是边关可以缓解,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用在沿海的战事上,这样预定的年底放开海禁的事就更有把握。
他认为开放海禁,建立开放口岸最为要紧,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银荒,相当于为全国的经济输血,与此相比,白莲教的事应该可以放在后边慢慢解决。
不过他了解张居正,性格强势,只要他认定的事,基本就没法劝他改变主意了。皇上现在也觉得沿海更为重要,倾向于与鞑靼议和,不过张居正坚决不同意,皇上也没了主张。
先前在朝会上,皇上更是直接表明态度,就是无条件支持张居正的意见。
高拱当然也希望张居正的谋划能够实现,只是这样的话沿海那里就太吃紧了,各省都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让他们协同一致作战基本不可能,这样一来,就给倭寇海盗留下若干可钻的空子。
高拱的想法是把边关的形势缓解下来,然后抽调一批大军去沿海作战,一是把倭寇和海盗都赶下海去,然后就驻留福建,保护开放口岸。
他还是不敢设想况且带着两万锦衣卫的人马能够长时期守住一个城市,即便能守住一时,口岸实际上成了死港,开放海禁的政策也就失败了。
“我听说允明不是要去塞外吗?其实可以派允明为钦差大臣,去跟俺答王好好谈谈,说不定会有一些进展。”徐阶忽然开口道。
高拱一怔,差点拍桌子,心里道:我们说话哪儿有你插嘴的份儿?
高拱就是这种人,狂傲的没边,他跟张居正说话,根本就直接把徐阶和李春芳当成空气了,就没想过徐阶会插嘴。
张居正急忙笑道:“徐相这建议倒也不错,不过允明要去塞外这事还没定下来吧?”
徐阶淡然一笑,意思是这种事瞒着我何用,满大街的人都知道了。
不过徐阶也有些搞不明白这里面的名堂,况且真要去塞外,一定是秘密行动,现在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那还怎么去啊?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