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皇上坐不住了

  他心里琢磨着,况且如果暗中有高手保护,罗西就不会如此张扬地直接去找况且,也就是说暗中保护况且的高手功夫已经达到,现在让他们帮况且做这种事,就等于跟朝廷合作,这就违背了勤王派的根本宗旨。

  “算了,不说他们了,提起来就让人生气。”况且摆摆手,不让小君继续说下去。

  萧妮找到纪昌,询问况且为什么这么早回来,究竟出了什么事。

  纪昌也不知道,只能老老实实把上午的事说了一遍,萧妮儿听了自然也感觉不出什么不对,这才放下心来,以为况且三人不知因为什么事又凑在一起,可能三个坏蛋又打什么坏主意了吧。

  上午的朝会上也是一片混乱。

  讨论完况且的事后,又有人当堂上奏,要求朝廷放宽对鞑靼议和的条款。

  上奏的是户部一个郎中,他的意见是跟鞑靼议和是两利,对峙和战争对两方都没有任何好处,尤其是朝廷每年边关耗费太多钱财,正因如此无法根绝另一头海盗的威胁。

  这条主张倒是深得人心,不要说文臣,就是武将也不喜欢战争,尤其是跟鞑靼打仗,真正是血与火的拼杀,哪次战争不是尸骨如山、损失惨重!

  不过这位郎中接下来的话就引发了朝廷的震动,他请求朝廷放宽议和条件的中心,就是不再坚持对白莲教的通缉和追杀。

  他的意见是鞑靼既然坚决不肯放弃对白莲教余孽的保护,这已经成为定局,朝廷哪怕再坚持下去也不过是造成对立的局面,最后还是要引发战争,年初鞑靼的蠢蠢欲动、整军经武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不如撤销对白莲教重要人物的通缉、悬赏和追杀,这样就可以顺利达成议和,议和之后两方开启互市,也能纾解朝廷财政困局,每年朝廷用来采购马匹就是最大的一笔支出,如果直接跟鞑靼采购,而不是通过富商集团走私,就能节省一大笔开销。

  张居正定定看着这位郎中,冷笑不语。

  他明白,这是那个与白莲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权贵家族出招了。将白莲教的人窝藏在家里当然是重罪,一旦被发现,必然要付出全门抄斩的代价,这事儿说到哪里都不会有人站出来声援。

  高拱皱眉想了想,他一直是坚持跟鞑靼议和的重臣,对白莲教的人的态度也不像张居正那样坚决,只是张居正在这个问题上态度非常明朗,他也不好公然唱反调。

  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反对,历数以赵全为首的白莲教这些年为虎作伥,给朝廷造成的重大伤害,所以主张对白莲教的重要人物追杀到底,决不姑息。

  群臣的目光并没有落在这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