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皇上的铡刀
�各立山头。想到张居正支持戚继光,其他人自然也就会支持别的将领,这种关系不就是山头吗?

  嘉靖年间,军队将领基本都是严嵩的人,严嵩倒台后,应该被徐阶等人瓜分了吧,现在究竟形成了怎样的局势,也不是他能弄明白的。

  况且慨叹,他最痛恨的就是晚明时期的左良玉,坐拥五十万精兵,不想着跟大清军队战斗,收复故土,反而天天吵着要清君侧,跟晚明小朝廷赌气发狠,最后他一死,他儿子带着五十万大军投降了大清。

  如果这五十万大军拼死跟清军作战到底,收复旧山河不是没有可能。

  张居正一直支持戚继光练兵,大概也是看出了官军的习气太重,已经不堪重用了。

  然而练兵毕竟只是很小的一块,原来的大量官军也无法裁掉,依然占用了庞大的军费。这几乎就是个死结。

  况且想着这些,脑袋都有些疼,他不知道皇上天天想不想这些问题,如果天天想的话,一定得愁死。

  “兄弟你这里是不是也有镇抚司的编制,能不能把我调过来。”骆秉承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他有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他找过来的主要目的。

  “到我这儿来?也可以吧?我这里编制还不健全,现在也没有案子,所以还没考虑镇抚司的事。”

  完整的锦衣卫系统当然要有镇抚司,掌管本卫刑名,北镇抚司只是从原来的锦衣卫中分离出来的,专门处理谋反大逆等大罪,这当然是表面上的说法,实际上凡是皇上想要亲手处理的案子都交给北镇抚司,北镇抚司也就有了诏狱的美名。

  “我知道,只是说将来你成立镇抚司的话儿,能不能想法把我调来?”骆秉承真想在况且这里干,在锦衣卫总部太凶险了,一步走不好,就会掉进坑里。

  “行,真要成立的话,那个职位给你。”

  对第六卫将来留守北京这一块,况且不是很看重,也没花费太多心思在这上面,一直让周鼎成和赵阳筹划着。

  况且也不急了,和骆秉承慢慢说话。

  骆秉承酒酣耳热,说了不少嘉靖年间的往事,况且听得津津有味。

  这些你看多少史料都没用,根本不会有人记载这些秘辛,这些秘辛都是关于锦衣卫、关于朝廷一些大人物的事。

  不久,周鼎成和赵阳也过来喝酒,况且就把两人叫来一起坐下。

  “你们这些日子把咱们镇抚司的编制梳理一下,骆大人有意到咱们这里来发展。”况且道。

  骆秉承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