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季大练兵
  根据张居正的点拨,百户千户等官职况且也临时任命了,两府护卫统领和纪昌分别担任一个卫的指挥使,他自己亲自任一个卫的指挥使,千户、百户也都由护卫中的官员担任,况且明确宣布,这只是临时性的任命,将来哪些学员立功了,也可以晋升到这些职位上来。

  两府护卫统领和一些被任命为千户、百户的武官都眼热不已,问况且他们以后立功后能不能得到正式的任命。

  况且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将来能立下大功,有的是职位留给他们晋升,不用争抢这些。这些人这才安心。

  现在况且这里还缺一个卫,他也不准备扩招了,将来招募训练的人员也只是作为补充用,多的就再扩充一个卫,锦衣第六卫最多也就扩充到三万人。

  锦衣卫风头最盛时有六万多人,不过有许多都是民间人士,不是正式的锦衣卫人员,还有许多寄禄的,真正的锦衣卫人员一般不超过三万人。

  “你这支人马练成后,拉出去跟鞑靼打一仗都没问题。”戚继光感到非常满意,主要是兵员素质太好了,他练兵十数载也没挑选到如此多高素质的人员。再加上经费不限制,待遇又高,完全按照皇上亲军的规格来打造,如果这样还打造不出一支堪与鞑靼铁骑作战的队伍,也太说不过去了。

  “秋季如果皇上没有命令去福建,就先拉出去跟鞑靼战一场。”况且笑道。

  “跟鞑靼战斗还是要依靠雄关和城池,在平原地带跟他们交手不值当。”戚继光道。

  况且无语,朝廷为何就不能像永乐帝那样冲出边关,扫平漠北?

  这当然是朝廷的政策,跟戚继光等武将关系不大。这种事跟他无关,他也不想多操这份心。

  “这些教头你最好长期保留,以后每年都要训练一支新军,既然你能解决经费的问题,应该就没有问题。训练有素的军人跟临时拉壮丁或者按兵户户籍强征来的人员差别太大了,只有训练有素的军人能承受住战火的考验,那些强征来的人员,行军途中就可能逃掉三分之一,上了战场最少也要死一半以上,十个人最后能剩下两三个人就不错了。”戚继光指着那些教头道。

  况且点点头,他当然不会放手这些教头,有武定侯帮忙,长期雇佣这些人不会有问题,这些人也喜欢这样,毕竟多了一份丰厚的薪水。

  而且这些人现在都知道该当如何练兵了,下次都不用戚继光带人过来帮忙。

  一群散兵游勇和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想当年永乐帝发动靖难战争,也是靠着蒙古朵颜三卫做军锋,每次与官军交战,都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