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边关警讯
�正府里见到了作战归来的戚继光。

  戚继光虽然没穿戎装,身上还是有淡淡的血腥味,看来这次没少杀人。

  “兄弟,对不住啊,出了这档子事,没能去你那里。”戚继光见面就道歉。

  “没事,军务要紧,我那里不急。”况且道。

  “你那里也得抓紧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看这样子,鞑靼部在秋季一定会大举进攻,这次土蛮进攻辽阳不过是练练手,狠仗在后面呢。”张居正道。

  “那到时候我部也要去边关杀敌吗?”况且问道。

  “不是,鞑靼部虽然强大,我边城九关也不是摆设,经营百年不说固若金汤也是坚如磐石,就算有某个边关被攻破,鞑靼进来也不过就是抢劫烧杀一些地区,造不成大的祸患。而且他们每次进犯,自己损失也不小,相对来说,咱们只要准备充分攻守得当,损失并不大。”张居正道。

  况且心里一叹,张居正所说的损失是指战力上,鞑靼进犯,损失的都是精壮的士兵和珍贵的战马,中原地区损失的是大量的平民百姓和一些来不及坚壁清野的粮食房屋等物质。

  就人员的损失来说,中原地区损失还是大了很多,但正规官军损失小倒是事实。

  张居正这样说也不是心肠歹毒,视民众如草芥,只是掌权者、上位者从国家利益上看问题,本来就是抛开了道德观、伦理观这些东西,他们要考虑的只是纯粹的国家利益。平民伤亡多少不过就是泛泛的数字。

  没有这种心态也当不了掌权者,况且之所以厌恶权力,跟这些有很大关系。

  斯大林曾有一句名言:交通事故中死一个人,那是一个人,战争中死亡一百万人,不过是纸上的数字。

  真正的掌权者基本都是这种心态,妇人之仁、读书人之仁跟他们没有关系。

  “鞑靼部并不难对付,真正是朝廷腹心之患的反而是白莲教的余孽赵全这些人。”张居正继续说道。

  “他们在塞外?”况且知道一些,却不是很详细。

  “嗯,他们自己造了一座土城板升城,置身鞑靼的层层保护之下,专门为鞑靼出谋划策、操练人马,校计粮草这些,他们对我中原官军作战的方式非常了解,这些他们都用在帮鞑靼练兵上,对我们威胁至为严重,如果除掉赵全这些叛逆,鞑靼部不足为虑。”张居正说道。

  “想除掉他们基本不可能,咱们派出许多人去行刺,都如石沉大海,一去不返。”戚继光叹道。

  此时,家人送来一壶酒、还有一盘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