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闲话种种
�时候戚继光有这待遇了,跟大人一起喝酒话家常?”一个幕僚喝口酒,吃了几个花生笑道。

  “还不是借了况兄弟的光,若是他自己上门,断然没有这待遇的。”又一个幕僚笑道。

  戚继光在外面威名赫赫,到了张居正府里就不算什么了,地位还不如这几个幕僚。

  “大人待况兄弟真是没说的,你们说大人为什么对况兄弟这么好?”一个幕僚问道。

  “这还用问,人家有个好老师呗。”此人有些嫉妒道。

  “我看不只是这样吧,陈老夫子弟子众多,可不仅况兄弟一个人,以前那些弟子来拜见大人,能见一次面说几句话就不错了。”另一个人道。

  “可也是啊,老夫子的弟子现在也有在朝为官的,不要说能让大人重视,连这个大门都进不来。”有人恍然道。

  “就是,况兄弟是陈老夫子弟子不假,只怕这不是他唯一的身份。”

  十几个人也开始胡乱猜测起来,都觉得仅凭陈慕沙的学生这一点决不会让张居正待若子侄。

  “你们说外面的传言是不是真的啊?”有一个人小声道。

  “你是说……”

  其余人都不敢接话了,外面言传况且是皇上私生子,所以皇上才不惜自己掏腰包给他打造班底,这八卦也不知起于何处,却在坊间传的沸沸扬扬。

  最初朝廷里相信八卦的人也不多,可是后来看到皇上对况且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眷顾,心中的八卦之火也跟着熊熊燃烧起来。对啊,除了对自己儿子,谁能下这么大功夫,把自己的老本都贴上啊?

  可是皇上为何不认下这儿子,然后直接封亲王?

  相反的观点这样驳斥。

  私生子什么的在当时根本不算事,不要说皇上,就是大家族里的人在外面有了骨血,也会带回家族里给予正式身份的,那时候是百分百的男权世界,私生子不丢父亲的脸,只不过本人没有嫡生子地位高罢了。

  那时的人重视香火流传胜于一切,有的男人没有后代,就拼命要过继别的兄弟的儿子,若自己是独苗又不能生育,不惜借种也要把香火传递下去。

  孔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观念可是统治了民族两千年的思想,任何人想不受影响都很难。

  “诸兄慎言,这可是关涉到圣上了。”一个幕僚正色道。

  此人做过一任知府,骨子里还是浓浓的忠君情怀。

  “咱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