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生意上门了
�怀有疑虑,不过他没再说什么,笑道:“你心里有数就好。”

  况且说是不在意,但他做的事可是真不少,在营地周围挖掘了一条两丈宽、三米深的壕沟,只是缺乏水,没法弄成护城河。

  壕沟靠近营地的这边就是栅栏,栅栏的里面有几丈宽的地域遍布拒马桩、绊马索、铁蒺藜这些专门对付骑兵攻击的东西,再里面就是一千具强弓硬弩已经支好,只要有人进攻,马上就可以开弓射箭,况且相信有了这些准备,即使面对两万名骑兵的攻击也能应付裕如。

  这些事他没有亲历亲为,而是交给孙虎去监督,自己回到行辇里陪着李香君几个美女说了会话,然后就到自己的卧室补觉去了。

  不仅他在补觉,所有的官员也都在补觉。

  这些大人在京城里可都是坐轿子的人,哪里做过马车走这么远,一个个疲乏得不行。

  当时的马车都是木头轮子外面包铁皮的轱辘,不像后世有橡胶轮胎,也没有高品质的弹簧,自然也就没法设计出减震系统,能做的也不过是在座椅上多铺一些柔软的垫子,马车跑动起来,颠簸自然是免不了的。

  如果是短途还不要紧,但是长途跋涉,这种颠簸积累下来,让这些大人都个个腰酸腿疼,都跟被拆了骨头似的。

  好在况且要在这里呆上几天,这些人就喝酒解乏,然后昏沉沉尽量补觉。睡醒了之后就四处走走,等吃过饭后依然还是睡觉。

  在当时的条件下,坐车真不如骑马,熟练的骑手,反而不会受到多大的颠簸,毕竟马就是最好的减震器,只要人马和谐一体,骑马真还不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

  一个优秀的骑手可以换马不换人地一口气跑上几千里,若是让他坐车,估计两千里人就零碎了。

  这一个大型聚居区,其实也就只有一百多户人家,还不及内地一个小镇的规模,但是在塞外已经算是很大的聚居区了,周围还零零散散有一些蒙古包,都是牧民借着这里的水源还有草场放牧。

  况且初来时颇为纳闷,这里为何牧民不是很多,按理来说有水源还有丰茂的草场,应该有一个大部落积聚在此才对。

  他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里距离边关太近了,牧民们害怕明朝官军会来偷袭骚扰,所以这里一直没有形成气候。

  偶尔出关打一圈,明朝驻守边关的官军经常干这事儿,他们也先是派出游骑,侦察到哪里有大型的牧民部落,守卫力量又不是很强大,便会从边关偷偷出来攻打这个部落,把牛羊马匹全部抢走,连带牧民都会驱赶进关内做苦力。

  所以这里的居民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