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唬人的银票
  哲罕看到银票上的数目后,只感脑子里一片空白,全身的血液都冲到脑子里了,然后双眼翻白,一个倒栽葱从马上栽了下去。

  这一幕把所有人都惊呆了,就连况且也没想到会出这种事。

  他不过是把身上带着的一张一百万两的银票给哲罕看了一眼,就是告诉他不管最后赏银有多少,他都出得起。

  孰料哲罕八辈子也没见过一百万两银子啊,他是完全被银票上的数字刺激到了,一百万两银子,若是放在一起不是堆成山了?

  他是在一瞬间受到了莫大的冲击和刺激,结果一下子失心疯加上脑中风了。

  也难怪他如此,要知道大明王朝每年的国库收入也才240万两白银,有时候还不到,这些白银需要支付所有官员的俸禄,还要养兵,还要赈济灾害,还要治理黄河,修复水道什么的,大明皇上天天都为银子捉急,也不是什么秘密。

  况且居然随身带着一张一百万两银子的银票,这等于把大明一年财富的五分之二揣在身上了,或者说,这个小钦差是个富可敌国之人。

  说到底,沿海豪族才是真正的富可敌国,八大家族都是如此。这也是况且下决心去沿海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的大量税收源源不断落入了沿海豪族之手,这个现状再不改观,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这远不是况且的全部财产,他的钱财大多给了左羚和周鼎成用于购买物资,北京、南京也都留下一些养家,放在石榴和萧妮儿手上。

  至于左羚和萧妮儿的儿女还都由武城侯府养着,根本不要况且花一文钱,每年还给况且和萧妮儿寄年例银子,也有近万两,加上况且每年的俸禄,基本就是况且一家在北京的生活费了。

  所以况且最近也感觉严重缺银子,需要做一笔大买卖赚些银子来补贴家用。

  当然他要是说缺银子,得被人骂死,有一百多万两银子还敢哭穷说缺银子?让不让老百姓活了?

  可是况且真的缺银子,他在锦衣第六卫就贴进去好几万两银子了,若不是左羚做药品生意是暴利,把这部分亏空补回来,他也没法持续地往里面贴银子。

  更不用说他预感到皇上对他的支持也快到头了,很快他就得为手下两万多军人的军饷津贴福利发愁了,这可是皇上都感觉负担不起的担子,他能担得起吗?

  这一切需要银子,而且是海量的银子才行,大漠之行说到底就是为了银子的一趟艰难旅程。

  “哲罕大人。”

  “哲罕大人?”

  鞑靼骑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