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混战在即
六支流寇组成的,这三十六支流寇平时并不在一起,只有做大买卖时才会聚到一起,合伙干一把大的。

  不过这三十六支流寇的头领都是把兄弟,而且极重义气,若是有人攻击其中的一支,另外三十五支流寇就会一起上门来报复,所以人称一窝蜂,就是说一旦惹到了他们就等于捅了马蜂窝了。

  对于况且这一行人的动静,他们一早就关心上了,想要在况且入关后第一个下手。

  在这件事背后推波助澜的是白莲教赵全,他早就把况且的情况通过无所不在的教徒通知各大流寇沙匪,存心想要况且步履维艰。

  他也不是想要况且和外交使团全军覆没,那样当然不行,赵全还等着况且来跟他签订城下之盟呢。

  赵全的打算就是借这些流寇沙匪的手歼灭掉况且的一万人,至少消耗差不多吧,然后再通过种种手段,让况且未到板升城前就已经吓破了胆,成为惊弓之鸟,最后谈判时只能乖乖俯首听命了。

  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赵全也没把握,不过煽动流寇沙匪做这种事对赵全来说是有利无害的事,成了固然好,不成也是让况且和流寇沙匪相互残杀,怎么说都是他和俺答王得利。

  关内称土匪,大沙漠上的土匪人们就称之为沙匪。

  沙匪是专门以沙漠地带为掩护的土匪,他们的据点也在大沙漠里,很少有人能找到。这一点跟流寇不同。

  流寇还是依据沙漠中的绿洲生活,只不过往来草原和沙漠间作案,来去如风,很少在一个地方停留很长时间,所以人称流寇。

  一窝蜂的老大坐在中间,一直闷头不语。

  对这次袭击他一直是不赞成的,没别的原因,就是人数相差太悬殊了。

  他们三十六支流寇队伍加在一起也不过两千多人,人家明军可是一万人,将近五倍的悬殊,虽说明军都是熊包,可再熊包人数毕竟在那里,手里的刀枪也绝对不是烧火棍,更听说这次来的是锦衣卫的人。

  大草原上的人对锦衣卫并不熟悉,只是听说他们是专门欺负老百姓和官员的,本身并没有什么能耐,还不如一般的官军能打仗,简单说他们就不是真正的战斗人员。

  可是流寇毕竟也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并不是把赵全的话当成圣经来读,他们也听说况且这次带的人乃是特别训练出来的精兵,装备精良,只是没有打过仗,战力不好评价。

  对这次袭击最热心的就是那个独眼龙,一窝蜂里的二号人物,跟白莲教的联系也是他最紧密。

  “你们不妨好好想想,如果这件事真有那么大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