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督察院的卷宗
  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古代的官员上朝和散值(即下班)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早晨的上朝,通常是鸡鸣则起,一般定型为卯时,也就是早上五点到七点之间,具体时间则按照春夏秋冬来划分。

  而官员下班的时间,也是根据节气来划定。清朝《钦定六部处分则例》中就有关于朝臣下班时间的统一规定。在春分之后,是在申正时分,也就是下午四点散值,在秋分之后,则是在申初时分,也就是下午三点散值。

  既然将上朝和散值的时间做了一个统一的规定,那么,若是官员没有按时的上下班,就要受到处罚了。按照唐朝《唐律疏议》描述的,缺勤一天处笞二十小板,每再满三天加一等,满二十五日杖打一百大板,满三十五天判处徒刑一年。这还只是一般的官吏,若是军机重臣或者在边境地区供职的“边要之官”,还要罪加一等。

  时间要求的虽然严苛,但是每到散值的时候,各个部门的官员还是非常高兴的。是以被邵琛唤来的官员心情很好,他走到邵琛面前去看他指给自己的卷宗,看了一会,不解的问,“有什么问题吗,副都御史大人?”

  甫一听到对自己的称呼,邵琛还没反应过来,他微微笑笑,将旁边的椅子搬过来让眼前的官员坐了,这才说,“我闲来无事将所有卷宗翻阅了一下,发现了这个,”邵琛将卷宗往他面前递了递,“这份关于王越的罪状,年代最早甚至是在英宗的天顺六年,那时候王越才不过三十六岁,怎么就有这么多的罪名?”

  这官吏一看,顿时叹息了一声,“可不是吗,这份卷宗都成为督察院的陈年旧案了,一直就被积压着,尤其是现在,”说着说着,官吏谨慎的左右看了两眼,瞧着左右的人都忙着收拾东西回家,这才小心的贴近邵琛的耳边说,“王越将军官复原职了,谁还敢去彻查他曾经的罪状,可不就是不了了之了吗?”

  可以理解,邵琛点点头,“那你可知,这些关于王越的卷宗具体是如何来的?”

  “我知道,”小官吏忙不迭的点头,如到豆子一般的数落了起来,“副都御史看到的这本卷宗,是王越被弹劾的第一份,是徐浦徐相爷告老还乡的那年递上来的,他详细的写了王越将军在英宗时期任右副都御史以及巡抚大同时期,与部分官吏私相授受的情况。”

  小官吏说着,起身从靠墙最角落的那层书架上翻翻捡捡挑出另外一本卷宗,递给邵琛之后又折回从另一间房里挑出更厚的一本出来,想了想,觉得没有遗漏了,这才坐回原来的位置,将两本卷宗分别翻到与王越相关的地方,指给邵琛看,“这里,是宪宗时期王越官至兵部尚书,并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时,与大同布政使相勾结的的记载。”

  邵琛上上下下仔细看了两遍,确认无误,不由得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