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刘瑾
/>
空气顿时静寂了下来,杨大郎对着刘瑾微微一笑,倒了杯茶递给他,“公公刚到,我还有些事未能明白,在下想问你公公一声,陛下是如何得知在下的下落的。”
是忠叔?不会的,杨大郎很快否决了这个想法,便是多年未见,杨大郎也相信,忠叔还是以前的那个忠叔,不会轻易改变,自己告诉过他不将消息告诉任何人,他就不会说的。
是杜仲?杨大郎微微侧头朝着窗户处看了过去,杜仲还在桂花树上藏着,他更不会,自己这个表弟心性如何,他再清楚不过。
可是,还能有谁将消息透露出去让皇帝知晓了呢?
刘瑾接过茶盏笑了,“公子能逃难到此,不都是你的那个奶娘陈氏的功劳吗?”
杨大郎脸色一凛,是陈氏?不,她怎么会,她怎么能?
“公子不信?”刘瑾将茶盏放下,佛尘一摆,不疾不徐的开口,“陛下在明朝上下悬赏,但凡能提供公子消息的,赏银一千两,陈氏便去了建宁府告知了建宁府的布政使,布政使便将消息八百里加急递交给了陛下,这才有了咱家的这一趟走动。”
程夏和杨大郎对视一眼,皆是想不到陈氏竟然会为了银子,将这事捅了出去。
而且,就算去告知,陈氏也该向崇安县的县太爷郑观禀告啊,怎么就舍近求远去了崇安县。
程夏的疑问杨大郎自然也有,刘瑾一听,顿时笑了,“你们不知道吧,这郑观啊,是出了名的脾气倔,先皇都拿他没辙。陈氏跟郑观一说,郑观了解了来龙去脉便将陈氏训斥了一番,说她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怎么能在这个节骨眼将消息泄露,这郑观啊,还奉劝了陈氏一番,让她收回自己说过的话,别再动这样的心思。只是这陈氏没听,费劲了心思到了建宁府,找到了布政使,才拿到了一千两的赏银。”
刘瑾慢慢洇下一口茶水,“咱家也是路过建宁府详细了解了这一切,才得知的如此细致。”
杨大郎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他狠狠闭了闭眼,不敢想象竟然是因为陈氏,才将自己行踪泄露,还真是造化弄人啊。不过,杨大郎轻笑一声,“公公,单凭奶娘的说辞,这建宁府的布政使就信了吗?”
“那自然是不信,”刘瑾爽朗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来递给杨大郎,“公子请看。”
程夏微微凑近了一些,仔细打量着杨大郎手中的东西,这是一块宫牌,上面还写着成化七年的字样。成化七年,也就是公元1471年,是十六年前邵家出事的那一年。
刘瑾见杨大郎想起些什么,便继续解释,“这是当年出宫的令牌,是陈氏提�
是忠叔?不会的,杨大郎很快否决了这个想法,便是多年未见,杨大郎也相信,忠叔还是以前的那个忠叔,不会轻易改变,自己告诉过他不将消息告诉任何人,他就不会说的。
是杜仲?杨大郎微微侧头朝着窗户处看了过去,杜仲还在桂花树上藏着,他更不会,自己这个表弟心性如何,他再清楚不过。
可是,还能有谁将消息透露出去让皇帝知晓了呢?
刘瑾接过茶盏笑了,“公子能逃难到此,不都是你的那个奶娘陈氏的功劳吗?”
杨大郎脸色一凛,是陈氏?不,她怎么会,她怎么能?
“公子不信?”刘瑾将茶盏放下,佛尘一摆,不疾不徐的开口,“陛下在明朝上下悬赏,但凡能提供公子消息的,赏银一千两,陈氏便去了建宁府告知了建宁府的布政使,布政使便将消息八百里加急递交给了陛下,这才有了咱家的这一趟走动。”
程夏和杨大郎对视一眼,皆是想不到陈氏竟然会为了银子,将这事捅了出去。
而且,就算去告知,陈氏也该向崇安县的县太爷郑观禀告啊,怎么就舍近求远去了崇安县。
程夏的疑问杨大郎自然也有,刘瑾一听,顿时笑了,“你们不知道吧,这郑观啊,是出了名的脾气倔,先皇都拿他没辙。陈氏跟郑观一说,郑观了解了来龙去脉便将陈氏训斥了一番,说她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怎么能在这个节骨眼将消息泄露,这郑观啊,还奉劝了陈氏一番,让她收回自己说过的话,别再动这样的心思。只是这陈氏没听,费劲了心思到了建宁府,找到了布政使,才拿到了一千两的赏银。”
刘瑾慢慢洇下一口茶水,“咱家也是路过建宁府详细了解了这一切,才得知的如此细致。”
杨大郎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他狠狠闭了闭眼,不敢想象竟然是因为陈氏,才将自己行踪泄露,还真是造化弄人啊。不过,杨大郎轻笑一声,“公公,单凭奶娘的说辞,这建宁府的布政使就信了吗?”
“那自然是不信,”刘瑾爽朗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来递给杨大郎,“公子请看。”
程夏微微凑近了一些,仔细打量着杨大郎手中的东西,这是一块宫牌,上面还写着成化七年的字样。成化七年,也就是公元1471年,是十六年前邵家出事的那一年。
刘瑾见杨大郎想起些什么,便继续解释,“这是当年出宫的令牌,是陈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