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商记药铺
想这老板也是个文化人。

  进了店铺,林琇和大花都跟伙计称量药草去了,程夏就仔细观察着这家药铺,店面很大,而且患者很多,伙计忙着抓药称重,一个个须发花白的老大夫忙着看病开方子,很是有条不紊。看得出来,这家药铺应该算是很有名声的药铺了。

  药铺里一共有三个老大夫,每个老大夫面前都坐满了人,老大夫忙着把脉,碰到啼哭的孩童,就从旁边的果脯盒子里拿一块给孩子解馋,然后老大夫等孩子情绪安抚下来,再继续开药。

  程夏注意到这点,看有个伙计从她身边擦肩而过,赶紧微笑着打了个招呼,“麻烦问一下,老大夫旁边放着的果脯蜜饯,是你们药铺自己做的吗?”

  伙计手头有活计,突然被拦下,却依旧态度很好,简单的解释了两句,“我们药铺哪里会做这个啊,都是在外面买的。咱药铺名声好,慕名而来看病的很多,孩子更多,这每天光果脯蜜饯的就得出去十几斤。”

  这么多!程夏心里有了谱,赶紧追问了一句,“咱在外头买的蜜饯多少钱一斤呢?”

  伙计还真挠了挠头,认真想了想,“我不是负责购买蜜饯的,不过差不多是二十文钱吧,掌柜的不想买便宜的,就都挑的好的买,价格自然也就贵了点。不过都是给孩子吃,吃点好的也无妨。”

  程夏谢过伙计,不好再继续问,让他赶紧忙去了。

  这商记药铺的老板应该是个不错的人,否则哪里会管孩童啼哭,还特意买了这么贵重的蜜饯来给孩子吃呢。

  毕竟二十文一斤,都抵上鲤鱼的价格了,可真是不便宜了。

  程夏刚想坐下,就看到旁边两个人在焦头烂额的讨论什么,眼底的焦急很是显而易见。

  程夏看林琇和大花还没能称重,便悄悄注意了下旁边人在说什么。

  “你听说了吧,商记掌柜的本来想开个酒楼,但是没开起来,哎,做药铺生意的,怎么会熟悉酒楼怎么开啊。”其中一个中年男子说。

  “哎,话不是这么说,”另一个瘦弱的男子搭话,“自打这商掌柜的来到崇安,开了这商记药铺,我们老百姓可是沾了光了。给患者拿药都拿最好的,家里没钱的,允许赊账,实在拿不出来也就不要了。就说给孩子看病,还能有蜜饯吃,这么好的人哪里去找。可是药铺一直这么不赚钱,怎么维持下去啊。商老板就想开个酒楼赚点钱,也好更好的给我们看病。可是酒楼刚开了几天,生意一直惨淡,我刚还听到伙计唉声叹气,说这酒楼怕是开不下去了啊。”

  “哎,这酒楼要是开不下去,这药铺也早晚得关门了,到时候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