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金銮殿上
  大雨下了有三天三夜,直到第四天的清晨才停了下来。

  “小春子,遏必隆已经开始和鳌拜斗起来了,双方矛盾摆上明面。一切都在按照我们的预想在走。”康熙放下手中奏折,冷然道。

  “也是鳌拜这厮作死,竟然脑子抽风派人要劫持公主。那遏必隆如疯狗一般查了两天,最后查出刺客一行居然是鳌拜的人。哈,不知心里阴影面积多大了。”王旭接口道。

  “哼!遏必隆身为顾命大臣,不思还报君恩,反在鳌拜得势时第一个投靠他。如此不忠之人,活该他丧子。小春子,这件事你做得很好。待铲除了鳌拜,朕定不负你。”

  王旭谦虚道:“小春子不敢居功,此计能行,全靠陛下慧眼识英雄,运筹帷幄,这才成功让鳌拜与遏必隆两人狗咬狗。”

  “慧眼识英雄......”康熙一脸无语,“小春子,你小子不止是拍马屁在行。这自拍也是一把好手啊。”

  “呃......皇上取笑,取笑了。”

  在两人的笑声之中,朝堂上,两大顾命大臣之间的斗争,快速发酵。

  首先,是御史台有人弹劾鳌拜张横跋扈,府邸越矩。

  第二天,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自然是人间蒸发,连尸体都没找到。

  这次小小的弹劾,仅仅是一个开始。

  次日,河南知府上奏朝廷,弹劾鳌拜在河南圈地营私,弄得民怨沸腾,有官逼民反之象。

  再之后,零零散散的弹劾奏折如雪片一般从全国各地递入京师,大小官员纷纷站队。

  很明显,小儿子的死,确实对遏必隆打击极大,这才让他撕破了面皮,直接选择与鳌拜硬钢正面。

  也难怪,那遏必隆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早夭,好不容易三儿子长大成人,偏偏给人刺杀了。对于已经是垂垂老矣的他而言,这与绝后又有什么区别?

  更让鳌拜想不到的是,遏必隆同为顾命大臣,多年来韬光养晦所积蓄的势力,竟然不比自己弱!

  到了五月二十号那一天,连久不涉朝政的康亲王杰书都凑了进来,突然上奏,言鳌拜结党营私、引用内外奸党、致失天下人望。且倚恃党恶、紊乱国政。所喜者荐举、所恶者陷害。皇上眷念旧臣、曲为优容。不思改恶。聚货养奸......

  洋洋洒洒,竟列出共三十六条罪状。

  任何一条拿出来,都够鳌拜砍头的。

  按道理来说,皇帝的亲叔叔上奏,小皇帝就算不去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