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节目在中秋假期期间的三连播,已经暂时停止了,以后会恢复到每周两集的正常状态。

  但大家的爱国情绪,却像成堆的干枯稻草一样,被《那些事》点燃了熊熊的烈火。

  小年轻们纷纷在网络上看得见的地方,表达着自己对军人们的理解。

  嘴巴甜一些的,还会一口一个‘战士哥哥们辛苦了’地说话。

  还有岁数长点的大龄青年,则说着自己曾经被军人战士帮助过的经历,让很多网友又是一阵感叹。

  至于那些不会上网的大爷大妈,在看过节目之后,也用自己的方法对军人表达心意。

  其实,他们不是很分得清哪些才是军人。

  但这不要紧,反正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就全都是好样的。

  所以,他们买了很多水果、五谷杂粮或者是一些特色农产品,给提到警队、消防队和武装部去了。

  后者自然是不可能收他们的礼物,可无论怎么拒绝,大爷大妈非要把东西留下来。

  有些实在是送不出手的,仍然不死心。

  等到第二天大早或者晚上的时候,把东西放在值班岗位或者门把手上,丢上就直接跑了。

  让很多当班人员哭笑不得。

  节目后续引发的连锁效应太强大,让一些不看节目的人也跑去围观《那些事》。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这个爱国群体变得越来越大了。

  2011年的时间,恰逢在中秋过后不久就是十一国庆节。

  《新闻联播》把这件事的具体整理了一下,当成了素材播放到新闻里面。

  《那些事》整个节目组的成员都高兴得不行,他们的努力付出,终于得到了收获。

  正能量题材,终于出现一个能够跟那些娱乐性综艺,站上对手擂台的节目。

  龚导演再次获得了宝刀未老的称号。

  另外,刨去大家对军人们的喜爱以后,他们第二感兴趣的,就是这个节目的拍摄到底是怎么进行的。

  因为有些片段是真的拍得十分骇人,在第三期的时候,赵诚扮演的是一个救生员。

  这个救生员的原型人物,就是获得过《感动华夏十大人物》其中一次荣誉的人。

  救生员赵诚在一个海滨城市居住,他在平时只是一个转着薪酬不多的普通仓管员。

&em